近日,云南昆明海关在边境查获一起特大走私雪茄案,涉案金额超2.3亿元。耐人寻味的是,被截获的27万支仿冒古巴品牌雪茄中,超六成竟使用国产烟叶制作——这桩黑色幽默般的案件背后,折射出中国雪茄产业近年的“双面现实”:​​走私与山寨的暗流尚未完全消退,正规国产雪茄供应链却已如春潮般“源源不断”​​。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3年国产雪茄产量同比增长47%,首次突破1.2亿支,市场占比从2018年的11%跃升至35%。

在“中国雪茄之都”四川什邡,长城雪茄厂的全自动生产线正以每分钟卷制120支的速度运转。流水线上,经过217道工序的烟叶仿佛被注入生命力,化为带有龙纹包装的“”廓尔喀”系列雪茄。“现在三条生产线昼夜不停,订单排到半年后。”车间主任王伟指着监控屏上的数据说,得益于天山北麓等新增种植基地的烟叶供应,工厂今年产能较三年前翻了五倍。​​这种“源源不断”的底气,来自全国烟叶种植面积五年内扩大58万亩的战略布局​​。

四十岁的杭州雪茄吧老板李志远,是这场产业变革的见证者。三年前他开店时,国产雪茄在货架上仅占角落位置。“当时顾客只认古巴货,我们常断货,节庆时要加价三成才能拿到配额。”2023年冬天,某次暴雨毁损进口雪茄物流后,他试着将“泰山”“黄鹤楼”等国产品牌摆上主展台,未曾想当月销售额反升20%。“有位老顾客连开三盒长城碎叶系列,说焦香里带点普洱回甘,比多米尼加的款式更合口味。”如今他的冷保湿柜里,国产雪茄占比已超七成。

市场端的火热倒逼产业链提速升级。在海南五指山,刚采收的茄衣烟叶正通过全天候温控货车驰往山东发酵基地,途中每隔两小时自动喷洒含益菌剂的保湿雾——这项由郑州烟草研究院研发的运输技术,使烟叶损耗率从15%降至3%以下。​​“过去三成产能浪费在物流环节,现在的运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一位不愿具名的生产技术总监透露,自2021年行业实施“茄叶北运”工程后,单支雪茄卷制用时缩短了18%。

头条!国产雪茄货源“源源不断”

不过热火朝天的产业扩张中,冰面下的裂痕依然清晰。今年3月,安徽警方在直播平台查处23个兜售“手卷私茄”的网店,查获的劣质烟叶竟掺杂茶叶末充数。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国际竞争,尽管国产雪茄出口量五年增长八倍,但进入欧洲高端市场的产品平均单价仍不足古巴雪茄三成。意大利雪茄协会主席马可·贝尼尼在采访中直言:“中国茄的工艺已不逊色,但文化叙事的短板让它们更像是工业品,而非艺术品。”

这场“源头活水”与“品质深井”的竞速中,中国雪茄产业正书写新剧本。在云南德宏,已投产的亚洲最大雪茄发酵窖群可同时处理3000吨烟叶,通过调整温湿度曲线,技术人员能让同一批烟叶先后呈现茉莉、松木、咖啡三种香型。“以前要三十年经验的老匠人‘舌灿莲花’,现在传感器和AI模型实现了数字化品控。”项目负责人展示的电子屏上,一条代表发酵程度的波浪线正如心跳般起伏,预示着下一波“源源不断”的创新浪潮。

头条!国产雪茄货源“源源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