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烟批发价各商家不一样吗“因地制宜”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一则关于卷烟批发价调整的公告引发行业震动。在北京经营烟酒超市的王先生发现,同一款利群(软红长嘴)香烟,上月从浙江进货的批发价比安徽货源高出近15%,这种"因地制宜"的定价现象并非个例,折射出我国烟草市场复杂的价格博弈格局。
"去年底在杭州谈的供货渠道,单条批发价要225元,可安徽亳州的供应商报价只要195元。"王先生翻出手机里的进货单展示道,两地价差相当于每卖出一条少赚30元利润。这种价格"星罗棋布"的局面让他不得不重新规划采购路线,最终选择从江苏、安徽两地交叉进货以平衡成本。这种现象印证了业内人士的判断——烟草批发市场正从"统一定价"向"动态平衡"悄然转变。
这种差异化的定价策略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形成的"价格拼图"。在浙江义乌经营批发仓库的张经理透露,他们给省内客户的报价比省外高出8%-10%,"从仓储物流到渠道维护都需要成本,义乌仓库的租金比合肥贵三成"。而安徽某县城的二级批发商老李则坦言,薄利多销才能维持客户黏性,"我们这里二十多家批发商都在打价格战,每包香烟利润压到不足0.5元"。
政策调控的"有形之手"正在重塑市场格局。2025年新版《烟草专卖条例》实施后,允许省级烟草公司根据辖区经济水平浮动5%-8%的批发基准价。某省级烟草公司财务负责人算过一笔账:省内经济前三的地市执行价格上限,后五名地市执行下限,仅此一项全年可增加税收1.2亿元。这种"因地制宜"的灵活机制,既缓解了地方财政压力,又避免了"一刀切"带来的市场震荡。
市场需求的"温度差"进一步催化价格分化。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专供商务场合的中华(全开式)系列批发价达到1080元/条,比厂家建议价高出15%。"这些客户对价格不敏感,更看重即时供货能力。"负责企业采购的陈女士说,她们愿意为两小时送达服务支付溢价。而在西南某农业县,批发商们正为积压的牡丹(软)系列发愁,"单条190元都难出手,比江浙市场低近两成"。
这种价格"参差不齐"的现象引发专家对市场健康的担忧。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赵教授指出:"价格过度分化可能催生跨区窜货,去年查处的违规案件中,63%与价差套利有关。"不过也有持乐观态度的行业观察者认为,适度的区域价差能激活市场活力,就像杭州某连锁便利店老板说的:"现在要根据周边三公里消费水平来定进货价,这种'看人下菜碟'反而让我们如鱼得水。"
在郑州经营家族烟酒店的小刘,最近刚把玉溪系列批发价下调3%。"隔壁超市开始卖电子烟,我们必须用价格优势留住老客户。"他的选择折射出传统烟草经销商的生存智慧。与此同时,上海某高端会所的采购总监却反其道而行,将苏烟系列批发价上浮10%,"我们要用价格门槛筛选客户群体"。
这场"因地制宜"的价格变革中,最精明的当属跨区经营的批发商。在武汉汉正街做了二十年烟草生意的周老板,手机里存着八个省份的报价单,"早上云南的玉溪便宜就进云南货,下午山东的泰山降价就订山东单"。他办公桌上的计算器磨损得看不清数字,见证着这个行业"分毫必争"的生存法则。
面对愈发复杂的市场环境,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提醒:"消费者应认准烟草专卖标识,某连锁超市上月查获的假冒利群香烟,就是不法分子利用价差浑水摸鱼。"而在杭州经营社区超市的吴女士,已经把烟草批发价目表做成动态电子屏,"价格三天一更新,顾客反而觉得我们透明实在"。
这场席卷烟草批发行业的"因地制宜"变革,恰似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度分化与活力迸发。正如某省级烟草公司负责人在内部会议上所言:"我们要学会在统一管理中把握灵活,在差异竞争里寻找平衡。"这种充满张力的发展态势,或许正是中国市场经济复杂性与生命力的生动写照。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