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金诚所至"香烟批发广告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宣称"卷烟厂直供、全网最低价"的销售链接在48小时内获得超20万次点击,但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让这个充满成语美誉的营销口号蒙上阴影。29岁的杭州程序员张宇向记者展示手机里尚未完成的退货申请,页面显示他通过"金诚烟酒直营"小程序购买的8条中华香烟,经烟草专卖局鉴定均为假冒产品。

"看到'金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广告语,想着厂家直销应该靠谱。"张宇滑动着聊天记录,购买时客服承诺的"假一赔十"如今变成红色感叹号。他的遭遇并非个例,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类似网络售假投诉量同比激增167%,其中以"厂家直销""免税特供"为噱头的案例占比达83%。

社会关注!香烟一手厂家全网超低价格“金诚所至”

在某短视频平台,标注"金诚所至"的直播带货正在上演。主播手持印有某知名烟厂logo的授权书,声称"省去中间商赚差价",评论区不断弹出"已下单"的提示。但记者通过天眼查检索发现,该账号所属公司注册资本仅10万元,经营范围不含烟草专卖许可。这种"金玉其外"的操作手法,让不少消费者防不胜防。

烟草行业分析师王明指出:"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任何未经许可的网络销售都属违法。"他提供的数据显示,正规流通渠道的香烟综合税率为66.8%,所谓"全网超低价格"往往与偷逃税款直接相关。在浙江某物流园,执法人员上月查获的23万支假冒卷烟,正是通过贴有"金诚速运"字样的包装箱进行流通。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近期收到的检测报告显示,网购香烟中焦油量超标3倍以上的占比达41%。"这些烟丝多来自非法作坊,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远超国家标准。"质检专家李芳拿着实验室显微镜照片解释,某款热销的"特供中南海"香烟滤嘴中,竟检出工业用活性炭成分。

法律专家注意到,某些商家刻意将"金诚"二字与成语结合,试图营造诚信经营的形象。在查处的"8·15"跨境假烟案中,犯罪分子正是利用"金诚国际贸易公司"的壳资源,通过海外服务器搭建了12个仿冒官网。公安机关透露,该团伙被捕时电脑里还存着"金诚所致,财富所归"的广告提案。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平台出现了"价格比对攻略"。网友整理的《全网金诚价目表》中,软中华标价仅380元/条,比烟草专卖店低了47%。但业内人士透露,正规渠道的香烟实行全国统一定价,"所谓超低价要么是假烟,要么是走私烟"。云南省公安厅上月破获的案值2.3亿元假烟案中,犯罪分子通过篡改激光喷码,将过期卷烟伪装成"厂家直营新品"。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警示案例显示,有位北京消费者因持续吸食网购香烟引发支气管炎,司法鉴定确认致病因素与假烟中的重金属超标直接相关。这些用"金诚"包装的黑色产业链,正在威胁公共卫生安全。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提醒,真烟外包装的拉丝头、钢印等防伪标识具有唯一性,消费者可通过"中国烟草"官网验证追溯码。

社会关注!香烟一手厂家全网超低价格“金诚所至”

随着年底卷烟销售旺季临近,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启动专项治理。在深圳查处的直播售假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主播使用的"厂家授权书"系PS伪造,所谓"全网最低价"的香烟经核算每包含税成本都不够。这种"金诚"幌子下的非法经营,终是纸包不住火。消费者如发现相关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共同守护市场环境的金诚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