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头条!精品烟的标准“有章可循”

近日,国家烟草专卖局正式发布《精品卷烟技术规范及质量评价体系》,首次对“精品烟”定义作出量化规定。这份7月10日印发的新标准,明确要求焦油含量不得高于8mg/支、烟碱波动值控制在±5%以内等23项核心指标,标志着精品烟的标准真正实现有章可循,引发烟草行业剧烈震荡。

标准落地终结概念混战 7月11日凌晨,湖南中烟技术中心灯火通明,工程师正紧急调试新型激光透气度检测仪。这种能精确测量每平方厘米滤嘴透气孔数量的设备,将成为执行新标准的关键工具。此前市场上所谓“精品烟”定义混乱,某电商平台抽检数据显示,标称“精品”的46款香烟中,31款焦油含量超出新规上限,最高超标达58%。

数据印证市场乱象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披露,2024年上半年受理的烟草类投诉中,涉及“精品烟标准不明确”的占比骤升至37%。浙江消费者王先生提供的检测报告显示,其购买的某品牌“典藏版”香烟,实际烟碱含量与标注值偏差达12%,远超新规允许的5%波动范围。这种标准缺失导致的消费纠纷,在《规范》出台后将有明确判定依据。

技术门槛引发行业洗牌 新标准中关于“动态燃烧均匀性”的检测要求,已让部分企业陷入技术困境。江苏某滤棒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其现有设备只能保证85%的圆周公差合格率,距离新规要求的98%差距显著。这种有章可循的技术指标,倒逼企业进行生产线改造,广东两家烟用包装材料厂已宣布投资1.2亿元引进瑞士高速分切机。

最新头条!精品烟的标准“有章可循”

防伪溯源构建双保险 更严格的防伪要求成为新标准亮点。7月12日,云南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向记者演示了升级版溯源系统:每包精品烟须植入含有41位验证码的NFC芯片,消费者用手机触碰即可获取生产批次、质检员编号等信息。这种有章可循的溯源机制,有效遏制了某地查获的仿冒品——经检测,假冒芯片的射频响应速度比正品慢0.17秒。

最新头条!精品烟的标准“有章可循”

消费市场加速分化 新标准实施前夕,北京王府井烟草专卖店出现抢购潮,部分消费者担忧经典产品因不达标退市。店员证实,某款年销20万条的“商务尊享”系列,因燃烧速度指标未达新规,确已接到停产通知。这种有章可循的淘汰机制,推动市场向合规产品集中,武汉烟草批发市场监测显示,7月13日达标品牌单日成交量环比激增142%。

监管利剑同步出鞘 7月1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启动“金叶护盾”专项行动,重点打击虚假标注行为。在首日执法中,郑州某物流园查获12万条标注“特级醇香”的违规香烟,其烟气一氧化碳量超标2.3倍。执法人员使用的便携式检测仪,可在30秒内完成7项关键指标筛查,这种有章可循的快速鉴定技术,极大提升了执法效率。

截至7月15日,已有19个省(市)发布实施细则,辽宁更创新建立“精品烟标准公示二维码”制度。中国烟草标准化委员会专家强调,新规不是简单设置门槛,而是通过有章可循的质量体系,推动行业向“减害、特色、高端”转型。随着深圳某企业研发的低温不燃烧技术通过认证,精品烟赛道正迎来技术革命与标准升级的双重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