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raison香烟是女人抽的吗“各有偏爱”
近日,一款名为Raison的韩国香烟在国内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其“女性专属”的标签成为争议焦点。据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2023年Raison系列香烟在18-35岁女性群体中的销量同比激增62%,薄荷、红酒等特殊口味产品长期占据“女士香烟”搜索榜前三。这场讨论背后,折射出烟草消费的性别标签重构与市场细分策略的碰撞——当传统认知遭遇新兴消费文化,“Raison是否专属于女性”的争议正逐渐演变为一场关于消费偏好与社会观念的交锋。
作为韩国烟草公司KT&G旗下的明星产品,Raison自201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凭借“低焦油、水果香、细支设计”迅速打开年轻群体市场。其官网宣传图中,手持细长烟支的模特穿着中性西装,背景墙用霓虹灯拼出“Your Choice”标语,这种刻意模糊性别界限的营销方式,恰与社交媒体上“女生抽Raison更有范儿”的热门话题形成微妙呼应。中国控烟协会2024年发布的《都市青年吸烟行为研究报告》显示,25.7%的女性吸烟者认为细支香烟“更符合个人形象”,这一比例在Raison消费者中升至41%。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货架上薄荷味Raison与普通香烟的摆放位置泾渭分明。29岁的白领李妍(化名)熟练地扫码购买了一盒蓝莓爆珠款,她随身携带的雾面银色烟盒上刻着“各有所爱”的艺术字。“第一次尝试是看到韩剧《春夜》女主角在酒吧抽这个牌子”,李妍回忆道,她并不认可“女性专属”的说法,“男同事也会找我借烟,他们说薄荷味解压效果更好”。这种消费偏好与性别标签的错位,在零售终端得到验证。某连锁超市采购经理透露,Raison系列中焦油含量最低的1mg产品,男性购买者占比达35%,且多选择草莓、葡萄等果味款。
市场数据的复杂性并未消解公众讨论的尖锐性。在知乎“Raison是否在刻意引导女性吸烟”的话题下,持相反立场的网友各执一词。支持者引用上海市疾控中心数据,指出2020-2023年女性吸烟率仅从2.2%微升至2.4%,认为所谓“女性专属”不过是营销话术;反对者则担忧包装设计中的“中性风”会潜移默化影响青少年认知,某教育博主晒出在中学门口拍到的Raison烟盒照片,配文质问:“当抽烟变成时尚单品,我们该如何守护健康底线?”
这种争议在公共卫生领域同样存在分歧。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明认为,将特定产品与性别捆绑本质是商业策略,“就像粉色曾被定义为女性色,现在男性穿粉色卫衣已成潮流”。而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则强调,低焦油、果味烟弹的“减害暗示”更危险,“世界卫生组织早已明确,所有烟草制品都存在健康风险”。这种专业领域的莫衷一是,恰与消费者实际选择形成镜像——在淘宝Raison旗舰店评论区,既有男性用户称赞“蓝莓味比传统烟更清爽”,也有女性消费者抱怨“被同事调侃抽女士烟太矫情”。
市场的真实反应或许最能说明问题。KT&G中国区市场总监在2023年度发布会上透露,Raison正在研发焦油含量3mg的深烘咖啡口味,产品测试阶段男女试吸比例接近1:1。这种去性别化的产品迭代策略,与社交平台上“#抽Raison需要分男女吗#”的热搜话题形成戏剧性对照。当记者随机采访十位Raison消费者时,六人表示选择理由与性别无关,更看重“入口柔和不呛喉”“方便社交分享”等功能属性。
这场持续发酵的讨论,最终回归到个体选择与公共健康的平衡难题。正如北京市控烟协会最新发布的《2024控烟白皮书》所指出的,我国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下降至24.1%的同时,烟草产品的个性化创新正带来新的监管挑战。或许正如便利店老板张师傅观察到的现象:“现在年轻人买烟,先问的是‘有没有新奇口味’,而不是‘适不适合自己性别’。”当消费选择逐渐跳出传统框架,关于Raison香烟性别属性的争论,终将成为市场进化过程中的一个注脚。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