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税烟批发零售“薄利多销”
最新!免税烟批发零售“薄利多销”
近日,海南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免税店内,一款标价低于市面30%的中华牌香烟引发消费者抢购。这标志着国内免税烟草市场正以“薄利多销”策略加速渗透零售终端,其背后折射出免税行业竞争格局的深层变革。
据中国海关总署8月15日最新数据,2023年上半年免税烟草制品进口量同比增长47.2%,环比增幅达22.8%。在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政策驱动下,三亚、海口两地免税店单日烟草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已成常态。某连锁免税企业采购负责人透露,目前免税香烟平均毛利率控制在15%-18%,较传统烟草零售渠道低10个百分点,正是通过“薄利多销”模式扩大市场份额。
行业动态显示,这种经营策略已引发供应链变革。深圳某进出口公司近期将保税仓库扩容至3万平方米,专门用于存放即将投放国内免税渠道的烟草制品。“我们现在月均周转量达到150万条,较去年同期增长3倍。”该公司物流总监向记者展示的实时监控系统显示,8月17日凌晨,一批价值2000万元的万宝路香烟正通过海关特殊监管通道运往成都双流保税区。
市场波动最剧烈的当属线上渠道。某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显示,8月16日单日免税烟草产品搜索量激增230%,其中“免税烟批发”关键词热度指数达到历史峰值。平台运营负责人证实,近期已与12家持牌免税企业建立直供合作,通过缩短供应链实现“薄利多销”的价格优势。不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在8月18日发布的公告中明确强调,所有免税烟草交易必须通过海关监管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全流程追溯。
消费者端的变化同样值得关注。杭州萧山机场免税店收银系统记录显示,8月19日单笔超万元订单中,烟草制品占比首次突破65%。正在选购香烟的旅客王先生算了一笔账:“软中华免税价只要680元,比外面烟酒店便宜近300元,多买几条送人特别划算。”这种消费心理正推动“薄利多销”模式形成市场惯性,但业内人士提醒,个人年度免税购物额度仍受海关总署2.6万元限制。
监管层面的动态为行业注入新变量。8月20日,财政部、海关总署联合印发《关于完善免税烟草制品流通管理的通知》,要求建立“一品一码”溯源体系,这或将改变当前免税烟草的流通生态。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向记者透露,近期已查获3起利用“薄利多销”幌子进行非法倒卖的案例,涉案金额超过800万元。
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广州白云综合保税区率先试点“前店后仓”新模式。保税区负责人介绍,消费者线上下单后,商品直接从保税仓经海关查验后配送到家,这种“零库存”模式将“薄利多销”的效率优势发挥到极致。数据显示,该模式试运行首周便实现日均3000单的销售业绩。
随着中秋国庆消费旺季临近,多家免税企业开始加大备货力度。珠海横琴免税商场8月21日公布的采购清单显示,其烟草类商品备货量同比增加120%,预计将推出“满减+积分”组合促销。行业分析机构预测,第四季度免税烟草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亿元,但“薄利多销”带来的价格体系重塑,可能引发传统零售渠道的连锁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市场监管总局8月22日约谈主要电商平台,要求严格审核免税商品经营资质。消费者在享受“薄利多销”红利时,务必认准“海关监管”“保税直发”等官方标识。当前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如何在政策框架内实现“薄利多销”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考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命题。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