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关注!云霄香烟总厂“根深蒂固”
近日,福建云霄香烟总厂因供应链体系争议再度引发社会聚焦。这家承载着地方经济命脉的老牌烟企,其"根深蒂固"的产销网络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审视。据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云霄香烟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9.2%,但同期消费者关于流通环节的投诉量却激增63%,暴露出庞大体系下的深层矛盾。
这场舆论风暴的导火索,是4月3日曝光的"春雷行动"专项稽查结果。稽查人员在漳州某物流枢纽查获价值870万元的云霄香烟异常流通货品,单据显示该批货物未通过总厂核准的供应链体系流转。令人诧异的是,涉事经销商持有正规授权资质,其仓储管理系统与总厂中央数据库实时联通。"这说明根深蒂固的流通体系存在监管盲区。"中国烟草流通协会专家王志刚分析称。
用户案例折射出体系痼疾。厦门经销商王伟(化名)向记者展示了他的进销存系统:3月28日下单的200箱云霄(金尊)香烟,系统显示4月1日已从泉州分仓发货,但直至4月6日仍未到货。"物流轨迹显示货车在晋江绕了三天,最后发现是二级代理私下调货。"这种"系统内循环"导致他直接损失18万元,而总厂客服仅回应"正在核查"。
这种根深蒂固的体系运作模式,在云霄总厂2025年度供应商大会上得到侧面印证。3月15日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总厂与23家核心供应商签订了长达10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其中17家合作年限超过20年。更值得关注的是,泉州某包装材料供应商自1998年起持续供货,其法人代表与云霄总厂三任厂长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当被问及是否存在利益捆绑时,总厂供应链总监回应称"历史形成的默契合作"。
环保领域的争议为事件增添新维度。4月5日,生态环境部通报的"清废2025"专项行动中,云霄总厂下属漳浦生产基地因固废处理不达标被点名。现场检查发现,该基地将烟末残渣交由未具资质的本地企业处理,而这家企业法人正是云霄县某退休官员亲属。"根深蒂固的地方保护网络,让环保监管难以穿透。"北京环境法研究所研究员李明指出。
市场层面却显现出另一番景象。云霄总厂4月6日发布的季度财报显示,其直销业务营收同比暴增241%,特别是"海西特供"系列产品在闽南地区的复购率达91%。这种矛盾现象引发思考:当传统渠道的根深蒂固遭遇直销革命,烟草行业将走向何方?产业经济专家李国强提出质疑:"在数字经济时代,这种依托地缘和人脉构建的体系,是否已成为阻碍行业升级的桎梏?"
值得注意的是,云霄总厂正试图破解困局。其于4月1日上线的新版溯源系统,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全链条可视化。在福州试点门店,消费者扫描烟盒动态码,不仅能查看产品信息,还能追溯各级经销商的加价幅度。这种"阳光供应链"尝试,或许能为根深蒂固的体系注入革新力量。
截至本报道时,云霄总厂未就体系改革时间表达成共识。但据知情人士透露,总厂计划在5月启动供应商分级管理制度,首批38家合作商将接受数字化改造评估。这场关乎传统烟草行业命运的变革,正在根深蒂固的体系内部悄然酝酿。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