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 20元细支滕王阁金圣“古色古香”
首发! 20元细支滕王阁金圣“古色古香”
近日,一款标价20元的细支滕王阁金圣香烟以"古色古香"的仿古包装设计引发市场震动。在南昌古玩市场经营字画生意的陈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刚购入的货品:"烟盒上的滕王阁烫金浮雕确实有古色古香的味道,但扫码显示生产批号与官网记录不符。"这款打着"文化传承"旗号的产品,正将历史名楼IP卷入烟草市场争议漩涡。
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17日通报显示,今年二季度查处仿冒文化主题卷烟案件同比激增89%,其中涉及滕王阁、黄鹤楼等文化地标IP的占比达62%。中国烟草标准化委员会检测发现,正品金圣(滕王阁)细支烟包装采用4层烫印工艺,仿制品虽呈现相似的古色古香视觉效果,但在60倍放大镜下可见线条断裂、金粉分布不均等问题。"这种高仿包装的成本只有正品三成。"江西省印刷行业协会专家透露,查获的制假窝点中,部分烫金机是改造自月饼盒生产线。
在武汉某高校周边,记者发现多个便利店将"古色古香"的滕王阁金圣与文具混摆销售。店主李某坦言:"学生冲着包装设计来买,说是拍照发朋友圈有文化范儿。"这种营销策略正在催生灰色产业链——某二手平台数据显示,空烟盒回收价高达8元/个,远超普通烟盒0.3元的回收均价。更令人担忧的是,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检发现,非正规渠道流通的"古色古香"卷烟中,焦油含量超标产品占比达41.7%,最高值超出国标限值2.3倍。
消费者的文化情怀正被精心利用。在滕王阁景区周边,三家旅游商店将这款香烟作为"古色古香伴手礼"销售,搭配定制款青花瓷烟灰缸套装。北京游客王女士花费268元购买礼盒后察觉异常:"烟支上的滕王阁LOGO方向与官网图片相反,这不该是注重细节的文化产品该犯的错误。"对此,江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声明强调,正品滕王阁系列仅在烟盒呈现古建筑图案,烟支采用统一防伪设计,提醒消费者警惕"画蛇添足"的仿冒特征。
法律界关注到新型侵权模式的出现。在浙江查获的一起案件中,制假者竟将《滕王阁序》全文微缩印刷于烟盒内衬,营造更极致的"古色古香"体验。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李昊指出:"这种将公共文化遗产用于商业牟利的行为,可能触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关于虚假宣传的规定。"值得关注的是,涉案仿品烟盒上的"豫章故郡"字样,因使用不规范繁体字已被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列为典型错误案例。
市场乱象倒逼防伪技术升级。记者在江西中烟技术中心看到,正品烟盒采用温变防伪技术,手指按压3秒后,滕王阁图案会由金色变为翠绿色。但市面流通的"古色古香"仿品,要么无法变色,要么呈现浑浊的墨绿色。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专家张维认为:"当历史建筑IP被滥用为营销噱头时,真正的古色古香文化价值正在被消解。"
消费者的认知误区加剧监管难度。某直播平台监测数据显示,带有"古色古香""文创烟收藏"标签的短视频,30天内播放量超2.1亿次。湖南某高校艺术设计系学生甚至将仿制烟盒作为课程作业参考,直言"商业包装的古典美学再造值得学习"。这种认知偏差引发学界担忧,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周颖提醒:"把违法产品误读为文化创新,是设计伦理教育的重大缺失。"
截至本报道时,江西省文旅厅联合多部门开展"守护名楼"专项行动,在滕王阁景区周边查扣仿冒文创产品1270件。随着《卷烟产品二维码追溯技术规范》新国标将于10月实施,依托"一物一码"的精准溯源或将为"古色古香"乱象戴上紧箍咒。在这场传统文化符号与商业利益的博弈中,如何平衡文化传播与市场监管,仍考验着各方的智慧与决心。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