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荐!优质香烟进货渠道“正本清源”
近日,一场针对烟草流通领域的"正本清源"行动引发行业震动。在江苏南通某物流园,三辆装载"苏烟"的货车被暂扣检查,执法人员手持新型光谱检测仪,仅用20秒便识别出混在正品中的仿冒卷烟。这场由国家烟草专卖局主导的专项行动,正试图为混乱的进货渠道划出清晰红线。
"现在终于不用提心吊胆了。"在山东菏泽经营烟酒超市的李强(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烟草溯源"APP。两个月前,他因轻信"特殊渠道"低价购进50条硬中华,结果被查出12条掺杂二次包装产品,不仅被罚款两万元,还差点丢了烟草专卖许可证。如今通过官方指定的"云烟仓"平台进货,每条价格虽高出8元,但扫码溯源功能让他心里有了底。
这种转变源于行业监管的持续加码。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31日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处非法经营卷烟案件1.2万起,同比增长23%,其中利用网络平台虚构"优质渠道"的案件占比达37%。值得注意的是,被查获的假冒卷烟中,约68%来自宣称"正品保障"的所谓一级代理商。
"所谓的优质渠道,很多是精心设计的陷阱。"从事烟草稽查工作十五年的王队长向记者展示查获的物证:某案犯利用防伪芯片回收技术,将真烟包装重复使用达七次;另一团伙在短视频平台投放"厂家直供"广告,实际通过四层中间商倒手,每条加价超40元。这些乱象让不少从业者在"正本清源"的呼声中仍心存疑虑。
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保税仓,记者目睹了真正的正品流转体系。每箱卷烟都嵌有区块链溯源芯片,物流车配备智能温湿度监控,仓库管理员陈师傅说:"现在每件货物要扫三次码才能出库,比去年多两道验证程序。"这套由海关总署与烟草局联合开发的系统,已将通关时效压缩至1.8小时,较传统模式提升60%。
面对鱼龙混杂的市场,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周维民指出:"辨别优质渠道的关键在于价格透明度和溯源完整性。"他现场演示如何查验供应商资质:正规渠道的电子合同必须包含13位烟草专卖编码,且与物流轨迹实时绑定。而记者暗访某"批发网站"发现,其展示的检测报告竟盗用其他公司印章,产品图片与实物的条盒喷码存在毫米级偏差。
在浙江义乌小商品市场,记者见证了戏剧性一幕。经营户张老板手持放大镜比较两家供应商的"同批次"中华香烟,发现一处激光微缩文字有明显差异。"就这点差别,去年让我赔了八万块违约金。"他现在只敢从烟草公司公示的98家A级供应商进货,虽然利润空间压缩了5%,但客诉率下降了七成。
这场"正本清源"的变革也在倒逼供应链升级。某知名烟草品牌区域代理向记者透露,他们新投入使用的智能分拣系统,能将错发率控制在0.03%以下。"以前常有客户投诉收到错版香烟,现在每件货出库前都要经过三次AI图像比对。"说话间,分拣线上的机械臂正以每分钟60条的速度精准配货。
对于中小零售商而言,选择正规渠道的影响立竿见影。河北邯郸的便利店主张女士算过细账: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货每条便宜15元,但平均每50条就有3-5条因质量问题滞销;转为官方渠道后,虽然成本增加,但稳定的品质使回头客增加了四成。"现在终于明白,正本清源不是增加成本,而是减少隐形损耗。"
随着中秋旺季临近,行业规范效应逐步显现。记者登录"全国烟草交易管理平台"发现,8月以来新增认证供应商247家,同时有136家商户因违规被列入黑名单。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曾经明目张胆的"串货"广告已换成醒目的"认准溯源码"提示,某商铺玻璃窗上"优质渠道"的褪色贴纸,与旁边崭新的烟草专卖标识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关乎行业根基的"正本清源"行动仍在深化。国家烟草专卖局最新通报显示,"雷霆2023"专项行动已查扣违法卷烟超120万条,涉案金额逾9亿元。值得关注的是,约31%的案件线索来源于正规渠道商户的举报,这说明市场自我净化机制正在形成。正如烟草行业分析师赵哲所言:"当阳光照进每个流通环节,所谓‘特殊渠道’自然会失去生存土壤。"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