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香烟批发低价厂家一手“始乱终弃”
近日,湖南岳阳警方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起特大制假售假案,揭开了香烟批发市场"低价厂家一手"合作模式背后的残酷真相。在查获的7个窝点中,执法人员发现大量印有"厂家直供""区域总代"标识的伪劣香烟,而与其合作的23家批发商正深陷"始乱终弃"的商业陷阱,涉案金额高达1.7亿元。
凌晨四点的长沙高桥大市场,化名"张强"的批发商在堆满烟箱的仓库里向记者展示了他的手机聊天记录。去年11月,某自称"云贵烟厂直销"的微信号主动联系他,承诺提供比市场价低45%的玉溪(硬和谐)香烟。"对方发来盖着公章的授权书,还开了视频带我看生产线。"张强回忆,前三个月合作顺畅,每次微信下单后48小时内到货,直到今年3月收到的一批货出现烟支霉变,厂家却将其微信拉黑。这种"始乱终弃"的合作关系,让他库存的1200条香烟全成废品,直接损失超60万元。
暴利诱惑下的信任崩塌
这种"厂家直销"骗局为何屡屡得逞?调查发现,犯罪团伙深谙批发商心理。在查获的电子账本中,某假冒红塔山生产线在2023年累计发展"一手代理"87家,首单均以真货铺市建立信任,待销量稳定后逐步掺入高仿品。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厂家在"始乱终弃"前会刻意制造供需紧张,诱导批发商提前支付三个月货款。中国烟草学会流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立伟指出,这种"养猪杀猪"式诈骗,使得2023年全国批发商受骗金额同比激增39%。
技术伪装加剧监管难题
犯罪分子的反侦察手段正在升级。在广东佛山某查获窝点,执法人员发现了可修改卷烟箱码的激光打码机,以及能伪造烟厂车间实时监控的虚拟背景技术。记者以批发商身份添加某"厂家直销"账号时,对方发来的实时定位显示在云南玉溪,实际IP地址却在境外。这种"始乱终弃"式的技术欺诈,使得单个犯罪团伙能在半年内变换3次身份,持续收割不同区域批发商。
行业洗牌催生新规落地
面对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5月启动"清源2024"专项行动。在查处的岳阳案件中,执法人员通过比对全国4.2万家零售终端的扫码数据,锁定某假冒黄鹤楼(软蓝)的流通网络。与以往不同,本次行动重点打击"始乱终弃"式合作,对存在虚假承诺、恶意断供的厂商实施联合惩戒。值得关注的是,新上线的"烟草流通信用评价系统"已收录17万家厂商数据,批发商扫码即可查验合作方被投诉记录。
阵痛中的转型之路
监管重压下,部分曾依赖"低价厂家一手"渠道的批发商开始艰难转型。在浙江义乌,经营户李女士将库存的3000条问题香烟送往指定销毁点,转而接入省级烟草公司的"阳光供应链"系统。"虽然利润空间压缩了15%,但再不用提心吊胆。"据国家烟草专卖局数据显示,专项行动实施两个月来,合规渠道香烟批发量环比增长53%,而12313烟草投诉平台接到的"始乱终弃"类投诉下降41%。
这场席卷烟草批发行业的整治风暴,正将"低价陷阱"与"信用重建"的天平悄然扭转。当某涉案人员在审讯中供述"十个代理九个骗,不坑他们坑谁"时,或许不曾想到,那些曾被"始乱终弃"的批发商们,如今正在法治框架下重构商业文明的底线。
(本文数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非法烟草流通治理白皮书》、湖南省公安厅案情通报,文中人物及企业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3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