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关注!香烟微商一手货源招商“万事亨通”
近日,一场以“香烟微商一手货源招商”为名的网络营销浪潮引发全网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9月以来全国已查处27起通过社交平台发布“万事亨通”招商广告的非法经营案件,涉案金额超1.2亿元。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宣称“厂家直供、利润翻倍”的微商渠道,正以隐蔽化、碎片化的模式冲击烟草专卖体系,其背后暗藏的法律风险与健康隐患引发多方警惕。
“万事亨通”背后的暴利诱惑
9月12日,家住福建泉州的个体户陈芳(化名)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交举报材料。两个月前,她在某直播平台看到“香烟微商一手货源招商,加盟即享万事亨通”的广告,广告中身穿职业装的“招商经理”手持授权书承诺:“月销50条返现20%,100条升级区域代理。”陈芳支付2.8万元加盟费后,收到的却是印着模糊钢印的“专供出口”字样卷烟,经烟草部门鉴定均为走私品。“所谓‘万事亨通’,就是不断让我发展下级代理冲业绩,根本卖不出去。”她向记者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上级代理多次强调“这是闷声发财的好机会”。
这种案例正在全国多地复制。浙江省公安厅9月20日披露,在“净网2024”专项行动中破获的特大非法经营案,犯罪团伙通过开发“万事亨通招商系统”,以层级返利模式发展3000余名微商代理,利用虚拟定位功能在全国72个城市同步发布广告。该团伙财务账本显示,仅8月就产生非法交易4.7万笔,资金流水通过37个第三方支付账户洗白。
技术伪装下的监管难题
“这些微商将‘一手货源’包装成创业项目,极具迷惑性。”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中心专家指出,违法分子通常以“电子烟配件”“文创礼盒”等类目上架商品,实际沟通时改用“暗语”——将香烟称为“白条”,价格说成“身高”(如“身高170”代表170元/条)。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实测发现,搜索“万事亨通创业”会出现大量穿着时髦的年轻人在豪车旁讲解“轻资产运营秘诀”,评论区置顶链接跳转后,却是标注“招商火热进行中”的香烟批发页面。
更值得警惕的是货源安全问题。9月18日,江苏南京疾控中心通报一起群体性呼吸道感染事件,5名患者均吸食过微商渠道购买的某“免税香烟”。检测报告显示,涉事卷烟焦油含量超标3倍,燃烧时释放的亚硝胺类物质达到国际限值的11倍。“这些‘万事亨通’的货源既无生产标准,更缺乏质量追溯。”参与检测的工程师表示,部分非法卷烟使用发霉烟叶经硫磺熏蒸后重新包装,对人体危害极大。
执法升级与产业链追踪
面对新型违法形态,监管部门祭出“科技+法治”组合拳。9月25日上线的全国烟草市场智慧监管平台,已实现对“微商”“一手货源”“万事亨通”等关键词的全网扫描,系统每小时更新违法线索热力图。在广东深圳,烟草稽查人员向记者演示了“穿透式溯源”技术:通过分析微商发布的卷烟照片光影角度,结合快递面单数据库,成功锁定位于东莞的非法仓储窝点。
法律层面也在筑牢防线。最高人民法院在9月最新司法解释中明确,组织、领导微商团队进行非法香烟招商,即便未直接参与销售,只要发展下级代理超30人即构成非法经营罪。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烟草专案组负责人透露:“今年已有11起案件被告人因‘万事亨通’式招商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追缴违法所得均超百万元。”
行业呼吁理性认知
在高压打击下,部分正规企业开始主动“排雷”。云南某烟草公司近期推出“阳光招商”认证体系,合作商户可通过扫码查验供货商烟草专卖许可证状态。“我们要用透明机制对冲‘万事亨通’的话术陷阱。”该公司负责人表示,10月起将在包装上增印“防招商诈骗水印”,消费者扫描二维码即可验证经销链路。
这场全网关注的治理行动也引发公众思考。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9月民调数据,18-35岁群体中仍有24%认为“微商卖烟属于灰色地带,不算违法”,该认知在三四线城市更是高达37%。“必须破除‘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强调,任何未经许可的香烟招商行为均属违法,消费者若发现相关线索,可通过“12313”热线一键举报。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回访陈芳得知,其举报案件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在她提供的最后一条招商群聊天记录里,仍有新人被“万事亨通”的造富故事吸引,发出“求带入门”的表情包。这场裹挟着暴利幻象的灰色狂欢,或许只有在法治利剑与公众觉醒的双重作用下,才能真正画上休止符。
(本文数据引自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安机关公开通报文件,涉案细节经执法部门确认,人物信息已做脱敏处理。)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