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专卖店“应有尽有”
最新!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专卖店“应有尽有”
近日,广州海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的"清网2024"专项行动中,某宣称"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专卖店应有尽有"的电商平台浮出水面。8月15日执法人员在东莞某工业园区查获的仓库内,发现标有32个国家标识的卷烟1.2万条,经鉴定均为正品却涉嫌非法流通,这一查获事件撕开了网络烟草交易市场的隐秘一角。
在深圳南山区科技园工作的白领周涛(化名)向记者展示了手机里的交易记录。8月18日,他通过某社交平台推送的广告链接,以市场价65%的价格购入三条某品牌进口香烟。"页面显示'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专卖店应有尽有',还能视频验货。"周涛点开当时保存的直播回放,主播手持海关报关单在保税仓内穿梭介绍。但记者扫描其收到的香烟溯源码时,系统显示该批次商品实际流向应为海南离岛免税商店。
这种"移花接木"的销售模式正形成完整产业链。珠海横琴某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物流主管透露,部分商家利用《电子商务法》中"零星小额交易"条款,通过拆分订单、虚构收件人信息进行规模化运作。"他们掌握着上千个实名认证账号,每个账号月均下单4-5次,刚好卡住监管红线。"该人士表示,这些宣称"应有尽有"的平台实际库存周转周期仅3.5天,远快于正规渠道的21天周转率。
法律界人士对此类经营模式提出警示。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维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未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经营烟草制品。"他特别提到8月20日生效的《电子烟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将新型烟草制品纳入专卖管理范围。但部分商家仍"应有尽有"地展示各类商品,甚至打出"海关监管仓直发"的旗号。
海关部门广东分署8月22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通过邮递渠道查获的违规烟草制品达47.6万支,同比增长81%,其中72%的案件涉及持有完整报关单的"正规平台"。在广州白云国际快件监管中心,新投入使用的智能CT机正在扫描包裹,关员指着屏幕上清晰显示的烟盒轮廓解释:"这套设备可自动比对申报信息,准确识别未申报烟草制品的误差率仅0.3%。"
"他们敢承诺应有尽有,是利用了消费者对跨境政策的认知盲区。"广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院研究员陈明分析,跨境电商个人年度交易限值2.6万元的规定,常被商家曲解为单次交易限额。该机构8月25日发布的消费警示显示,近三个月受理的89起相关投诉中,有51起涉及商品真伪争议,但仅6起能提供完整维权证据。
电商平台的技术对抗不断升级。记者8月28日实测发现,在某搜索引擎输入"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仍能检索到17家标榜"应有尽有"的店铺。虽然页面标注"根据法律法规不予显示",但商家通过谐音词、符号替代等方式绕过审查。某平台客服在私聊中发送的价格表显示,不同产地香烟明码标价,并承诺"提供全套清关文件副本"。
监管科技的迭代正在构筑新防线。在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海关最新部署的"智慧缉私"系统已实现三重防控:AI图像识别自动标注可疑包裹,区块链存证系统追溯商品流向,大数据模型预判高风险订单。现场关员演示时,系统对某批申报为"电子配件"的货物发出警报,开箱查验发现200条藏匿香烟。"过去人工查验需要3分钟/件,现在机器1秒可完成6件扫描。"技术负责人介绍,9月起还将试点应用气味分子检测仪。
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初现端倪。在佛山顺德,原本经营进口食品批发的三家电商企业主动下架烟草商品。"虽然这类商品能带来35%的毛利,但合规风险远超收益。"某企业负责人透露,8月以来已有12家物流公司停止承接可疑订单。这种转变与广东市场监管部门推行的"白名单"制度密切相关,进入白名单的企业可享受快速通关等便利措施。
消费者认知升级倒逼行业转型。8月30日公布的《粤港澳数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愿为可溯源商品支付溢价15%-20%的消费者占比达68%,较去年同期提升19个百分点。在广州天河城某烟草专卖店,店长指着柜台上的追溯二维码说:"现在年轻人买烟先查'三证'——烟草专卖证、海关通关证、质检报告证,单纯价格便宜已不是首要考量。"
这场关于"应有尽有"的博弈仍在继续。随着9月1日《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修订版实施,电商平台对经营者证照的审核义务进一步强化。法律专家建议消费者查验商家的《电子烟交易管理码》和《烟草专卖许可证》,让"广东正品网上烟草批发专卖店"真正成为阳光下的放心之选。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1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