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依托微信平台开展非法烟草交易的案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通报,2023年12月5日,浙江省台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机关,在某物流园区查获涉嫌非法经营的香烟代理窝点,现场扣押"中华""黄鹤楼"等品牌卷烟2300余条,涉案金额超180万元。这是今年以来国内破获的第47起利用社交媒体进行香烟批发的重大案件。

今日必看!香烟代理微信香烟批发“应有尽有”

"我们在微信群发现‘应有尽有’的宣传语,对方声称可以提供低于市场价40%的免税香烟。"台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15个微信号发展二级代理,采用"云端仓库+区域配送"模式,形成覆盖长三角地区的微信香烟批发网络。其交易记录显示,仅11月份就完成订单632笔,日均发货量达150条。

值得注意的是,该团伙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广告中,频繁使用"香烟代理""一件代发""海关罚没"等话术吸引消费者。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专家指出,经鉴定查获的卷烟中,32%为假冒注册商标产品,58%为走私入境的真品卷烟。"这些微信香烟批发商往往真假混卖,消费者通过扫码验证也难以辨别。"浙江省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队长张建军表示。

今日必看!香烟代理微信香烟批发“应有尽有”

随着调查深入,办案人员发现此类犯罪呈现技术升级特征。部分代理商使用企业微信绑定虚拟营业执照,在对话中设置"香烟""批发"等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更有团伙开发小程序商城,将非法交易伪装成"茶叶礼盒""电子配件"类目进行销售。这种新型的微信香烟批发模式,使得监管难度成倍增加。

国家烟草专卖局12月8日更新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查处非法烟草案件2.1万起,其中涉及社交媒体的案件占比从2020年的17%攀升至39%。"微信平台香烟代理已形成完整产业链,从境外采购、境内仓储到末端配送都有专业团队运作。"中国人民大学市场监管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文华分析,犯罪团伙利用微信支付的便捷性,将传统线下交易转为"线上接单—电子支付—即时销毁记录"的隐蔽流程。

在台州案件中,执法人员通过资金流向溯源,发现王某团伙将违法所得转入28个第三方支付平台账户,再通过虚拟货币交易进行洗钱。这种资金运作方式给案件侦破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公安机关已冻结相关账户资金87万元,并对6名二级代理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近期收到的投诉显示,通过微信香烟批发渠道购买的卷烟,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江苏南京的李先生向记者展示其购买的"软中华",烟丝中混有不明纤维物,"扫码显示是正品,但口感明显不对"。北京市烟草质检站技术员透露,造假者会回收正品烟盒重新封装,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

今日必看!香烟代理微信香烟批发“应有尽有”

针对微信平台频现的香烟代理乱象,腾讯公司安全团队12月10日回应称,2023年已处置违规账号4.2万个,下架涉烟草营销小程序136个。平台通过"语义识别+图片筛查"双引擎,对"微信香烟批发""免税烟代购"等关键词实施24小时监控。但业内人士指出,犯罪分子的规避手段也在升级,例如用"香火""草料"等谐音词替代敏感词汇。

法律界人士特别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五十七条规定,未取得许可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制品,涉案金额超过5万元即构成非法经营罪。2023年11月湖南长沙法院宣判的一起案件中,主犯因从事微信香烟代理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50万元。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社交媒体平台的烟草非法交易。消费者可通过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违法线索。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那些宣称"应有尽有"的微信香烟批发渠道,终将难逃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