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免税爆珠外烟“林林总总”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爆珠外烟的话题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某短视频平台上,用户“旅行达人小赵”发布的《机场免税店爆珠外烟全攻略》播放量突破800万次,评论区涌现大量询问购买渠道的留言。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免税店,印着“林林总总”字样的爆珠外烟礼盒,成为近期旅客争相抢购的“硬通货”。

“这款薄荷爆珠刚拆封时凉得呛喉咙,但抽到第三根就上瘾了。”29岁的杭州白领李女士向记者展示她7月25日在三亚凤凰机场购入的免税烟。她手机相册里存着十几种不同包装的爆珠烟照片,从日系淡雅风到北欧极简设计应有尽有。这些标价在280-450元/条的免税烟,在朋友圈代购渠道普遍溢价60%以上仍供不应求。

热搜!免税爆珠外烟“林林总总”

海关部门8月3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入境旅客携带烟草制品申报量同比激增173%,其中爆珠类产品占比达82%。在某跨境电商平台,代购商家标注“林林总总免税爆珠”的商品链接,近30天成交记录超过1.2万单。记者注意到,某款德国产双爆珠香烟页面显示“已售罄”,但商家仍在滚动播放机场提货视频营造紧张氛围。

这种热潮背后暗藏隐忧。在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工作人员近期查获的23起违规携带案件中,有17起涉及超量免税爆珠烟。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社交平台涌现的“冷门爆珠测评”视频里,博主展示的所谓俄文、阿拉伯文包装产品,经中国控烟协会实验室检测,38%样本的焦油含量超出标注值2-3倍。

“某些打着‘林林总总’旗号的免税爆珠,实则是地下作坊的仿制品。”从事烟草进出口贸易十余年的张经理透露,犯罪团伙会回收免税烟盒灌注劣质烟丝,特别是带有果味爆珠的产品,非法香精添加情况严重。他提醒消费者注意鉴别,“正品免税烟盒内侧有激光防伪码,而假货通常用普通钢印替代”。

业内人士表示,爆珠外烟走红的深层原因值得探究。年轻消费群体中流行的“口粮烟”概念,与免税渠道限购政策形成供需矛盾。95后消费者小王坦言:“日版蓝莓爆珠断货两个月了,现在只要看到包装新颖的就想试试。”这种猎奇心理助推了市场的“林林总总”现象,但也让部分消费者陷入“集邮式”消费陷阱。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指出:“我国《烟草专卖法》明确规定个人免税购物限额,消费者切勿轻信‘特殊渠道’宣传。”据北京某三甲医院呼吸科统计,今年接诊的35岁以下尼古丁依赖症患者中,62%有频繁更换爆珠烟品牌的行为。医学专家警告,不同爆珠的香精混合摄入可能加剧呼吸道损伤。

随着中秋国庆出行高峰临近,这场由“林林总总”免税爆珠引发的消费热潮或将持续。在行业规范尚未完善之际,消费者更需擦亮双眼——毕竟,烟雾缭绕的猎奇之旅背后,藏着看得见的成瘾风险与看不见的健康代价。

热搜!免税爆珠外烟“林林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