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发布!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童叟无欺”

近日,一家宣称“童叟无欺”的正规外烟专卖网站陷入舆论漩涡。上海市消费者王女士(化名)向本报反映,其通过该平台购买的“免税万宝路”香烟,到货后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焦油含量超标2.1倍,且防伪码与海关备案信息不符。这一案例揭开所谓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的重重迷雾,引发行业对跨境烟草消费合规性的深度讨论。

权威发布!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童叟无欺”

记者调查发现,涉事网站以“海关直连系统”“100%原厂溯源”为宣传重点,首页显著位置标注着“童叟无欺”承诺。平台展示的《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扫描件显示发证机关为“某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局”,但经该局官网查询,登记信息中的经营范围为“日化用品进出口”,并不包含烟草制品。这种移花接木式的资质包装,暴露出跨境电商业态中的监管盲区。

权威发布!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童叟无欺”

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5月数据显示,涉及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的投诉量同比增长217%,主要问题集中在“货不对板”“无法售后”等方面。王女士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其花费860元购买的两条香烟,到货后不仅包装存在明显压痕,扫描烟盒防伪码跳转至某境外服务器页面,经工信部域名备案系统核查,该网站未取得ICP经营许可证。

“所谓‘童叟无欺’的宣传话术,本质是利用消费者对跨境商品认知不足。”中国政法大学市场监管法治研究中心专家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第三十四条规定,未取得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经营外国烟草制品批发业务。2023年8月,深圳某跨境电商业者因类似违法行为被处没违法所得并罚款230万元。

权威发布!正规外烟专卖网站“童叟无欺”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网站采用“真伪混售”策略规避风险。某国际物流从业者透露,走私团伙会将正品与高仿香烟按比例混装,消费者单次购买时往往只能通过外包装判断。广州海关2024年查获的案例中,一批申报为“工艺蜡烛”的货物内夹藏600条香烟,其中仅表层20条为真品,这种“童叟无欺”的障眼法大大增加执法难度。

面对行业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6月12日更新《跨境电子商务烟草制品交易指引》,明确要求所有正规外烟专卖网站必须在页面显著位置公示《特种烟草专卖经营企业许可证》编号。记者实测发现,涉事网站公示的许可证编号“XTZ2024-0315”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查无记录,其客服解释称“因跨境业务特殊性暂未同步公示”。

业内人士表示,真正合规的跨境烟草交易存在严苛限制。根据《关于口岸进境免税店政策的公告》,年满16周岁的入境旅客每人每次仅可携带2条免税香烟,且不得进行商业性代购。某机场免税店负责人证实,所有免税品销售系统均与海关联网,购买记录实时上传至“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所谓正规外烟专卖网站宣称的“批量直邮”本质上涉嫌走私。

在行业规范缺失的背景下,专业技术手段成为破局关键。海关部门2024年启用的“智能审图系统3.0”,可通过对X光图像中烟支排列密度、包装材料反光度的AI分析,实现98.7%的精准识别率。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近期查获的案例显示,某“代购网站”将香烟分拆藏入38个蓝牙音箱,仍被设备识别出异常金属箔层。

这场关于“童叟无欺”的信任危机,正推动监管体系加速完善。全国人大代表在2024年两会期间提交的《跨境电子烟草交易监管议案》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拟建立“境外生产商备案+境内平台审核+全程溯源管理”的三重机制。消费者若发现可疑正规外烟专卖网站,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电子验真”通道核查企业资质。

截至本报道时,涉事网站仍可正常访问,其首页新增弹窗声明“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系统升级”。但法律专家提醒,根据《电子商务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平台明知或应知商家违法行为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将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在遭遇“童叟无欺”式消费陷阱时,应及时保留交易记录并向12315平台投诉。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这场关于跨境烟草消费的真相探寻,不仅考验着监管智慧,更折射出新业态发展中的合规困局。本报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为公众提供权威、客观的追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