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越南代购香烟“指鹿为马”
近日,一条"越南代购香烟实为山寨货"的消费者投诉视频登上抖音热榜,揭开了跨境烟草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视频中,浙江义乌消费者王先生展示了两条包装与越南知名品牌"555"高度相似的香烟,点燃后却散发出刺鼻化学气味,"这哪是代购正品,分明是拿工业香精'指鹿为马'!"随着海关部门7月15日通报查获23.6万支走私香烟,这场由代购乱象引发的舆论风暴持续升级。
跨境物流单号追踪显示,涉事香烟多从广西东兴口岸流入。当地快递网点工作人员透露,部分商家将整条香烟拆解为散装烟支,利用"日用品"名义报关,实则通过拼多多、微信社群等渠道销售。7月18日市场监管总局抽检发现,某越南代购店铺标注尼古丁含量1.0mg的香烟,实际检测值高达2.8mg,超标近三倍的数据撕碎了"低焦油健康烟"的虚假标签。
这种"指鹿为马"的商业欺诈已形成完整产业链。知情人士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广西防城港某地下加工厂以每包3.2元成本仿制越南烟盒,使用劣质烟叶混合香兰素等添加剂,经特殊烘烤后模仿境外香烟口感。"这些作坊每天能生产2000条'越南版'香烟,利润比正规出口高出47%。"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在7月20日的行业研讨会上痛心疾首。
更令人担忧的是代购渠道的隐蔽性。记者实测发现,某短视频平台主播打着"越南免税店直邮"旗号,实际发货地却是广东汕头。其直播间展示的"越南完税证明",经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鉴定,系盗用2021年胡志明市某便利店的过期票据。这种移花接木的手法,让消费者花费198元购买的"正品",最终沦为制假窝点的试验品。
法律界人士指出,此类行为已涉嫌多重违法。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未取得许可证销售境外卷烟可处违法经营总额20%以上50%以下罚款。北京朝阳法院7月22日公布的案例显示,90后代购张某因销售假冒越南香烟,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15万元,判决书中"以次充好、指鹿为马"的定性引发舆论强烈共鸣。
公共卫生领域同样敲响警钟。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被查获的"越南代购香烟"中,焦油含量超出国标限值1.6倍,苯并芘等强致癌物含量达到正规香烟的3.8倍。呼吸科专家警告,这些非法流通的烟草制品如同"定时炸弹",消费者吸入的每口烟雾都在透支健康。
面对汹涌舆情,多个电商平台紧急升级管控。拼多多7月25日下架"越南代购""免税香烟"等关键词关联商品1.2万件,淘宝则启用AI图像识别系统拦截仿冒包装。但记者调查发现,仍有商家将"越南香烟"改名为"越式香薰棒"继续销售,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把戏,让价值23亿元的跨境烟草黑产难以彻底斩断。
这场"指鹿为马"的闹剧背后,折射出跨境消费的深层困境。中国控烟协会最新调研显示,82%的消费者无法辨别越南香烟真伪,而东南亚烟草包装警示图形覆盖率仅为35%,远低于我国的85%标准。当消费者捧着印有"越南文字"的烟盒时,殊不知自己正在为黑心商家的谎言买单。
海关缉私局7月28日的专项行动带来曙光,在广西、云南两地同步收网,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查扣制假设备32台。缉私民警在记者会上展示的物证触目惊心:发霉的烟叶浸泡在香精池中,打印机不断吐出伪造的越南税标,这个"指鹿为马"的造假王国,最终在执法铁拳下土崩瓦解。
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建立跨境烟草溯源系统,这场打假风暴或将催生行业变革。但消费者更应警惕,那些标榜"境外正品"的甜蜜谎言,不过是黑产链条精心设计的陷阱。当你在直播间看到"越南直邮香烟"的诱人广告时,请记住:真正的跨境消费,从来不需要用健康作为代价。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