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电子烟进货渠道网站“按图索骥”

近日,某电子烟交流论坛曝光的"进货地图"引发社会热议。这份标注着"按图索骥"字样的网络文档,详细罗列了237个宣称能绕过监管的电子烟进货渠道网站,涉及23个省份的线上供应商信息。截至本报道时,已有9个被举报网站无法访问,多地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记者通过暗访发现,这些网站普遍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运营模式。一家名为"雾化科技商城"的页面显示主营电子雾化器配件,实际客服对话中却提供"水果味烟弹包邮"服务。在某短视频平台,名为"蒸汽玩家"的账号通过评论区置顶链接,将用户导流至可选购违禁产品的隐蔽页面。这种"按图索骥"的销售链条,让电子烟监管面临新挑战。

围观!电子烟进货渠道网站“按图索骥”

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专项行动数据显示,全国已查获非法电子烟案件1.4万起,但线上非法交易仍暗流涌动。此次曝光的渠道网站中,68%的服务器架设在境外,采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结算。深圳某跨境电商从业者透露,部分商家将烟弹伪装成雾化精油报关,海关X光机难以分辨液体成分,形成监管盲区。

围观!电子烟进货渠道网站“按图索骥”

在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记者目睹了一场"闪电交易"。某电子配件摊位老板见到熟客后,从仓库暗格取出印着外文标识的电子烟产品。"现在查得严,都是老客户带新客按图索骥过来。"该商户坦言,这些货品通过物流代发系统直邮消费者,规避了实体店销售风险。这种"化整为零"的销售模式,给基层执法带来取证难题。

围观!电子烟进货渠道网站“按图索骥”

法律界人士指出,现行《电子烟管理办法》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但部分商家利用"技术中性"原则打擦边球。北京某律师事务所提供的案例显示,某网店以"雾化器收藏品"名义销售水果味烟弹,法院最终以"超出合理收藏需求数量"判定违法。这种"按图索骥"钻法律空子的行为,暴露出现行法规的滞后性。

生产企业端同样存在监管漏洞。记者在阿里巴巴国际站发现,7家通过认证的电子烟配件厂商,其产品详情页赫然展示着兼容非国标烟弹的说明。某品牌招商经理承认,这些设计特意保留的"兼容性",就是为灰色市场预留的接口。这种"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做法,让本应守牢质量关的生产端沦为非法流通的推手。

面对乱象,监管科技正在升级。江苏省烟草专卖局试点运行的"天眼"系统,通过自然语义分析锁定可疑交易。系统上线三个月已识别出41个伪装成茶叶店、文具店的电子烟网店。技术专家表示,现有AI模型可依据"按图索骥"等关键词,结合页面停留时间、支付方式等23个维度特征,实现98.7%的非法网站识别准确率。

行业自律机制也在发挥作用。悦刻、魔笛等头部企业联合搭建的正品溯源系统,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产品流通路径。深圳某电子烟协会负责人透露,正推动建立"红黑名单"制度,对向非法渠道供货的会员单位实施联合惩戒。这种"刮骨疗毒"式的自我革新,或将成为整顿行业的关键之举。

截至发稿最新消息,广东警方在东莞查获一个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的非法电子烟仓储窝点,现场缴获的进货单据与曝光的"按图索骥"地图高度吻合。案件侦办人员表示,该团伙通过虚拟定位软件伪造发货地址,采用"货票分离"方式规避追踪,其犯罪手法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

在这场电子烟监管的攻防战中,"按图索骥"的渠道网站既是违法行为的导火索,也是根治乱象的突破口。随着区块链溯源技术投入应用,以及《电子烟国标》配套细则的完善,建立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将成为破局关键。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若发现疑似非法销售线索,可通过全国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