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聚焦!进口烟能批发吗“薄利多销”

近日,深圳海关在盐田港查获的23万条走私卷烟案件,将进口烟批发乱象推上舆论风口。这份7月15日发布的案情通报显示,该批货物伪装成塑料颗粒申报入关,涉及万宝路、健牌等8个国际品牌,案值逾3800万元。这场"薄利多销"的非法贸易背后,暴露出进口烟流通领域的监管难题,也让"进口烟能批发吗"的行业疑问再度成为焦点。

在珠江三角洲某保税物流园区,持有烟草专卖许可证的进口商陈建国向记者展示海关税单:"正规渠道进口的万宝路每条完税成本达435元,而走私货到岸价不足200元。"这位从业十二年的贸易商坦言,部分商户通过"蚂蚁搬家"方式化整为零,正是看准"薄利多销"模式的市场空间。广州烟草专卖局7月18日更新的稽查数据显示,上半年查获的非法进口烟数量同比激增63%,其中72%通过社交平台完成交易。

值得关注的是,国家烟草专卖局7月20日发布的《跨境烟草制品流通白皮书》明确指出:除保税展示等特殊情形,进口卷烟不得开展批发业务。这份文件特别强调,任何以"薄利多销"为名的进口烟大宗交易均涉嫌违法。在东莞虎门港的执法直播中,海关人员现场拆解走私烟的"三无"包装——无中文警示标识、无专卖追溯码、无完税证明,这类产品正是地下批发市场的主力。

针对"进口烟能批发吗"的消费疑问,深圳某外资商超的采购总监王薇给出专业解读:"我们销售的日税七星每条标价588元,单笔交易超5条即触发风控系统。"她调出ERP系统记录,正规进口烟日均销量稳定在30-50条区间,与走私渠道动辄百条起步的"薄利多销"形成鲜明对比。这种合法经营的微利模式,在深圳市监部门7月22日公布的诚信商户榜单中得到印证——入选的17家烟草零售商进口烟毛利率均未超过18%。

顶流聚焦!进口烟能批发吗“薄利多销”

在白云区某物流集散中心,记者目睹了海关缉私局最新启用的集装箱CT检测设备。这台价值2700万元的智能扫描仪,可在45秒内完成烟草制品精准识别。"走私分子为追求'薄利多销',常将不同品牌混装以分散风险。"现场执法人员演示查获的改造货柜,夹层内藏匿的进口烟支竟用茶叶袋分装。7月至今,该设备已协助查扣非法进口烟41万支,相当于端掉3个中型地下仓库。

关于进口烟流通的灰色地带,烟草行业分析师吴晓波援引海关部门数据指出:"2023年上半年正规渠道进口卷烟总量同比下降9%,而同期查获的走私量增长27%。"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使得"薄利多销"的非法批发愈发猖獗。他特别提到,某电商平台下架的237家店铺中,有68家曾以"免税代购"名义实施批发行为,单店月均销量高达1200条。

顶流聚焦!进口烟能批发吗“薄利多销”

在珠海横琴口岸的免税店内,正在选购韩税爱喜的消费者李娜(化名)向记者透露:"朋友圈有人声称能七折批发,但看到海关查获新闻后不敢冒险。"这位跨境电商业主的担忧,在澳门烟草协会7月25日发布的消费警示中得到呼应——澳门市面流通的"批发价"进口烟中,约四成系经非法渠道流入内地后回流的假冒产品。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广州市烟草质量检测中心近日升级了进口烟真伪鉴别体系。技术主管张明辉向记者演示新版快检设备:"现在通过激光拉曼光谱分析,3分钟即可判定烟丝产地。"其团队7月处理的312例送检样本中,涉嫌非法批发的进口烟假货率高达79%。这些披着"薄利多销"外衣的伪劣产品,不仅侵害消费者权益,更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值得玩味的是,部分正规进口商开始探索合法化的"薄利多销"路径。某央企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试点"拼单集采"模式,将单次采购量提升至1000条以上,通过规模效应将完税成本降低12%。平台运营总监周涛强调:"所有交易均纳入电子追溯系统,单笔订单不得拆分转售。"这种创新尝试,或许为破解"进口烟能批发吗"的监管难题提供新思路。

截至7月28日发稿前,全国"国门利剑2023"专项行动已查获走私卷烟案值突破5.3亿元。海关部门新闻发言人提醒消费者:"所谓进口烟批发价低于380元/条的,基本可判定为非法渠道货品。"对于市场上打着"薄利多销"旗号的违法经营行为,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已开通24小时举报专线。这场关乎万亿烟草市场的治理攻坚,正在重塑进口烟流通的生态格局。

顶流聚焦!进口烟能批发吗“薄利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