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关注!2000烟黑魔鬼“独具特色”

近日,一款名为“黑魔鬼”的烟草制品在多个电商平台引发争议。据市场监管总局8月18日通报,该产品因涉嫌违规使用“独具特色”宣传语及非法添加成分,已在浙江、广东等地查获涉案货物超2000件。这场针对新型烟草制品的专项整治行动,让“特色产品合规性审查”议题再度成为焦点。

在福建泉州经营便利店的林志强是首批遭遇产品问题的经营者。今年7月,他通过社交平台广告接触到“黑魔鬼”电子烟弹,供应商宣称其“独具特色的冰咖啡风味源自德国专利技术”。然而到货后,林志强发现产品外包装既无中文标识,也未标注尼古丁含量。“吸食后有强烈灼烧感,和宣传的‘柔顺体验’完全不符。”他向记者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批烟弹中丙二醇含量超标3.8倍,且检出未申报的薄荷醇衍生物。

这场风波暴露出新型烟草市场的监管漏洞。中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赵文彬指出:“所谓独具特色的卖点,往往成为规避监管的包装手段。”根据《电子烟管理办法》,所有在国内销售的电子烟必须通过技术审评并纳入追溯管理。但记者调查发现,截至8月20日,仍有17个网络链接使用“黑魔鬼独具特色”作为关键词进行隐蔽销售。

今日关注!2000烟黑魔鬼“独具特色”

浙江义乌海关的查处行动揭开了产品流通链条的冰山一角。8月12日,一批申报为“工艺香薰”的入境货物被开箱查验,内藏标注“黑魔鬼”字样的烟弹200箱,其外包装的“独具特色工艺”标识与电商平台宣传页面完全一致。海关人员透露,这些货物通过更换报关品名、分拆包裹等方式,已累计入境超1.2万件。

“问题核心在于‘特色’与合规的边界模糊。”某省级烟草质检中心负责人坦言,部分商家将“黑魔鬼独具特色”作为营销噱头,实际却违规添加未申报成分。在广东查获的涉案产品中,检测出6种未备案的调味物质,其中3种可能诱发呼吸道过敏反应。这种“伪创新”现象引发业内人士担忧:当特色宣传逾越安全底线,消费者权益该如何保障?

平台方在事件发酵后迅速采取行动。1688、拼多多等电商平台数据显示,近一周内下架“黑魔鬼”相关商品链接超400条,清除违规宣传语2300余处。阿里巴巴集团安全治理专家王昊表示:“我们已建立‘特色商品’动态审核机制,对宣称专利技术、独特工艺的烟草制品实施全量复核。”不过仍有消费者质疑,为何这款独具特色的产品能在平台流通半年之久?

法律界人士对案件性质作出专业解读。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烟草行业律师团队负责人李岩分析:“根据《刑法》第140条规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金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他特别提醒,部分商家将“黑魔鬼独具特色”的广告语印制在配件包装上,试图规避电子烟广告禁令,这种行为同样涉嫌违法。

今日关注!2000烟黑魔鬼“独具特色”

在这场由“独具特色”引发的行业震荡中,消费者的认知升级尤为明显。上海白领周女士向记者展示她在二手交易平台的维权记录——花费688元购买的“黑魔鬼”限量款烟具,经检测实为成本不足50元的仿制品。“现在看到‘特色’‘独家’这类宣传词,第一时间不是心动而是警惕。”她的经历折射出市场信任体系重建的迫切性。

今日关注!2000烟黑魔鬼“独具特色”

值得关注的是,市场监管总局已联合公安部开展跨省执法。在湖北武汉某工业园区,执法人员查获一条完整的“黑魔鬼”分装生产线,现场扣押的“独具特色”包装材料足够生产10万件产品。案件侦办人员透露,犯罪团伙通过虚构德国技术背景、伪造质检报告等手段,将成本12元的烟弹以198元高价出售。

当记者问及未来管控措施时,国家烟草专卖局新闻发言人表示,将于9月1日启用新型烟草制品“特色宣称备案系统”,所有标注独特工艺、专利配方的产品需提前30天提交证明材料。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立平评价:“唯有让‘独具特色’经得起法律和科学的双重检验,才能真正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截至本报道时,全国已有23个城市启动“黑魔鬼”产品召回程序。这场由2000件涉案货物引发的监管风暴,或许正在重塑新型烟草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如某电子烟行业论坛上的热评所说:“当‘特色’成为遮羞布,撕开包装后露出的可能是魔鬼的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