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外烟货到付款渠道“四通八达”
近日,一条关于外烟货到付款渠道“四通八达”的调查报道引发舆论震荡。记者追踪发现,当前跨境烟草交易中,宣称“无需预付”“验货签收”的货到付款模式已成灰色产业链标配。从社交媒体引流到物流代收,从边境夹带到境内转运,这些渠道如同毛细血管般渗透至全国23个省份,形成一张“四通八达”的非法销售网络,让海外香烟绕过监管壁垒直达消费者手中。
在江苏苏州,化名“陈先生”的消费者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交易记录。6月15日,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广告添加卖家微信,对方发来包含200余种外烟的电子目录,从俄罗斯老船长到古巴高希霸,商品之丰富令人咋舌。“卖家承诺‘全国72小时达’,我在18日就收到顺丰包裹,快递员当面拆箱验货后才收取货款。”陈先生提供的包裹面单显示,发货地标注为“广东汕头保税区”,内件品名却是“文具样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运输模式,正是货到付款渠道“四通八达”的典型特征。
这条产业链的“四通八达”不仅体现在物流层面。某快递公司区域经理透露,部分网点与走私团伙形成“默契”:将单件包裹重量控制在1公斤以内,利用《快递暂行条例》中“个人自用物品”的界定模糊空间,日均处理外烟包裹超2000件。更隐蔽的是,某些平台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将整条香烟拆分为20支小包装,通过不同快递公司分批发货,极大增加监管部门追溯难度。海关部门2024年第一季度查获的某案件中,走私分子利用7家物流企业的13个网点周转货物,最终在河北某农村超市完成拼装配送。
“货到付款模式降低了消费者戒备心,却放大了交易风险。”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专家王振华指出,当前跨境烟草交易中,约65%的纠纷集中在“掉包”“少件”环节。记者暗访某代购群时发现,有买家反映收到的古巴Cohiba雪茄被替换为山寨产品,包裹内附带的“海关税单”经扫码验证系伪造。这些“四通八达”的渠道,反而成为黑产洗白的关键工具。
监管部门的雷霆行动正在撕开灰色网络。6月2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启动“清链2024”专项行动,在广西东兴、云南瑞丽等边境口岸查获涉案金额超3.2亿元的走私案。令人震惊的是,某犯罪团伙通过货到付款渠道,竟搭建起覆盖68个城市的当日达体系,利用网约车司机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种“与时俱进”的犯罪手段,暴露出新型物流业态的监管盲区。
在这场“四通八达”的猫鼠游戏中,技术赋能使攻防持续升级。某被端窝点的电子账本显示,走私者使用AI换脸技术制作虚假报关视频,同时利用区块链技术分散存储交易记录。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引入“保证金”机制,要求消费者预付10%货款以“验证诚意”,实则形成资金池进行非法集资。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因此类骗局损失超千元的受害者已达3700余人。
为何货到付款成为走私新宠?某跨境电商业内人士分析,相较于传统预付款模式,代收货款能使资金流与货物流分离,即便部分包裹被查扣,仍可保证70%以上交易成功。这种“风险转嫁”机制,使得“四通八达”的渠道成为黑产首选。司法文书显示,某案主犯通过货到付款渠道,三个月内竟完成17万笔交易,平均客单价达480元。
消费者的侥幸心理也在助推乱象。在北京某写字楼,记者见到通过货到付款购入日本电子烟的化名“周女士”,她坦言:“看到包裹发自保税区就放松警惕,直到咳嗽就医才发现烟弹成分超标。”这种对物流信息的盲目信任,恰被不法分子利用。某检测机构报告指出,34%的货到付款渠道外烟,其焦油含量超出标注值2倍以上。
面对“四通八达”的挑战,综合治理已成破局关键。7月1日起实施的《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规范》明确要求,快递企业需对代收货款商品进行源头核验。在技术层面,某科技公司研发的“物流天眼”系统,通过分析包裹重量、发件人历史记录等200余项参数,已能识别98.7%的疑似烟草包裹。消费者更需提升鉴别能力,正规进口香烟外包装须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汉字标识,且税码信息可通过“全国卷烟市场监督服务平台”查验。
这场围绕“四通八达”渠道的攻防战,终将推动行业走向规范。正如某省级烟草稽查负责人所言:“当每个代收货款包裹都能对应真实可信的溯源信息,灰色空间自然无处容身。”而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或许该重新审视那些“送货上门”的诱惑——便捷背后暗藏的风险,可能远超想象。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