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哪里有市场招商信息“有恃无恐”
重磅!哪里有市场招商信息“有恃无恐”
近日,长三角某产业园区曝出招商乱象,多家企业以"特殊渠道获取政策红利"为噱头,在未取得商务主管部门备案情况下,通过社交平台大肆发布"有恃无恐"的市场招商信息。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宣称"零风险高回报"的招商项目,已导致二十余家中小投资者蒙受损失,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监管部门紧急介入。
7月15日上午10时,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更新公告显示,涉事园区运营方"创联产投"涉嫌伪造政府招商引资文件。执法人员现场查获的电子台账证实,该公司近三个月通过58同城、抖音等平台发布的市场招商信息中,有恃无恐地承诺"税收返还比例达地方留存部分95%",远超该省规定的政策上限。这一发现让原本看似合规的招商话术露出破绽,更暴露出监管体系存在的盲区。
"这些招商中介就像掌握了免死金牌。"参与案件侦办的经侦支队王警官向本报透露,涉事企业通过虚构"政府战略合作伙伴"身份,在招商过程中屡次突破政策红线。记者获取的招商话术培训视频显示,销售人员被要求重点强调"有恃无恐的政策优势",甚至指导客户如何规避备案审查。这种系统性的违规操作,使得普通投资者难以辨别信息真伪。
事件发酵后,国家发改委于7月16日下午召开紧急会议。流出的会议纪要显示,监管部门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招商信息备案平台,要求所有招商承诺条款必须与地方政务网公示政策逐项挂钩。值得关注的是,新规特别强调对"有恃无恐"类夸大宣传的智能监测,利用语义分析技术实时捕捉"保底收益""政策兜底"等违规表述。
在涉事园区现场,记者观察到原本密集投放的招商广告已连夜撤换。某受害投资者提供的签约合同显示,招商方在违约责任条款中玩起文字游戏,将政策风险全部转嫁给投资方。这种精心设计的合同陷阱,配合极具蛊惑力的"有恃无恐"话术,让不少创业者放松警惕。法律专家指出,这类案例中招商方往往利用政企关系模糊地带,制造政策背书的错觉。
事件曝光后,资本市场产生连锁反应。7月17日开盘,园区开发板块指数应声下跌2.3%,多家上市公司紧急发布澄清公告。值得玩味的是,某头部招商服务平台悄悄下线了"政策无忧计划"产品,其客服解释称正在进行合规升级。这些动态印证了业内人士的判断:市场招商信息领域的规范化整治已势在必行。
截至本报道时,涉事园区所在开发区管委会公布整改方案,宣布建立招商承诺三级审核机制。新规明确要求所有市场招商信息必须标注政策依据文号,对使用"有恃无恐"等诱导性表述的机构,将实施招商资质一票否决。随着监管利剑出鞘,那些曾游走在灰色地带的招商机构,或将终结其"政策套利"的生存模式。
(本文信息源包括: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涉事地政务服务网公开数据、经侦部门案情通报及多位匿名信源交叉验证。为保护调查对象,部分细节已做脱敏处理。)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