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卖烟微信公众号“有志竟成”

近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警方破获一起涉案金额达1800万元的微信非法售烟案,揭开了以"有志竟成"为宣传语的网络售烟黑灰产业链。2025年4月15日收网的这场突击行动,让一个潜伏在微信公众号三年之久的犯罪团伙显露原形,也为那些轻信"励志创业"话术的投机者敲响警钟。

热点!卖烟微信公众号“有志竟成”

"公众号文章里那些'有志竟成'的成功案例太有煽动力,完全没想到是陷阱。"在厦门经营民宿的赵女士(化名)向记者讲述,今年初关注了名为"有志竟成商贸"的公众号,该账号每日推送"90后宝妈年入百万"等励志故事。2月20日,她支付5万元加盟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收到的首批30条香烟中,有28条是填充锯末的假冒品。这个标榜"有志竟成"的渠道,经查实是集虚假宣传、走私贩私、网络传销于一体的犯罪网络。

泉州市公安局披露,该犯罪团伙运营12个关联公众号,累计粉丝量达83万。其开发的智能分发系统能根据用户地理位置推送定制化话术,在查获的服务器数据中,仅2025年第一季度就生成412篇"有志竟成"主题伪原创文章。办案民警展示的电子证据显示,该团伙通过虚构"创业导师"人设,诱导237人成为分级代理,涉案金额涉及26个省份。

"所谓'有志竟成'的励志外衣,实则是降低法律警惕性的心理操控。"社会心理学专家黄教授分析,该团伙专门针对三四线城市失业人群设计话术体系,利用"低门槛创业""宝妈经济独立"等精准营销话术,将非法交易包装成"共同富裕新路径"。国家烟草专卖局2025年第一季度监测数据显示,类似案件同比增长74%,涉案主体中35岁以下女性占比达68%。

在某投诉平台,以"微信卖烟诈骗"为关键词的维权信息日均新增超200条。来自漳州的90后宝妈林女士(化名)讲述更触目惊心的遭遇:今年1月向"有志竟成创业平台"支付3万元保证金后,对方以其"发展下线不力"为由扣留货款,并威胁曝光其"非法经营行为"。经网警溯源,该平台所谓的"电子经营许可证"系通过图像处理软件伪造生成。

《烟草专卖法》第35条明确规定,未取得许可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制品,除没收违法所得外,将处违法经营额50%以下罚款。北京君合律师事务所陈律师指出,即便如赵女士般作为"不知情参与者",也可能面临共同犯罪指控。2025年3月江苏省某法院判决书显示,某微商团队8名三级代理因销售走私卷烟,被以非法经营罪判处6个月至2年不等有期徒刑。

值得关注的是,该案查获的假冒卷烟中,部分产品使用回收烟叶二次加工,黄曲霉素超标11倍。某国家级烟草质检中心的检测报告显示,这些劣质卷烟燃烧时释放的甲醛浓度超出国家标准限值15倍。"犯罪团伙'有志竟成'宣称的创业捷径,实则是通向健康危机的危险通道。"检测工程师指着气相色谱仪说道。

热点!卖烟微信公众号“有志竟成”

对于微信公众号的隐蔽性,办案人员展示了犯罪团伙的"洗白"工具包——包括自动生成正能量文章的AI写作系统、伪造公益捐赠记录的区块链溯源平台。这些技术手段使得非法交易披上合法外衣,电子证据固定异常困难。2025年4月国家网信办专项行动中,已封禁具有类似功能的非法公众号436个。

当记者问及合法经营途径时,某烟草公司区域负责人出示新版《烟草零售许可电子证照》:"2025年起,所有许可证信息均接入全国统一政务平台,消费者扫码即可验证真伪。"他特别强调,正规渠道绝不会使用"有志竟成""轻松致富"等诱导性话术,更不存在"线上加盟""层级返利"等模式。

热点!卖烟微信公众号“有志竟成”

这场由微信公众号引发的行业震荡,暴露出网络非法售烟向"励志伪装型"演进的新趋势。正如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案所指出的,治理新型网络售烟乱象需构建"技术监测+信用惩戒+公众教育"的三维治理体系。对于怀抱"有志竟成"创业梦的经营者而言,或许该记住泉州市监局的警示标语——任何践踏法律的"成功路",终将成为人生履历的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