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热议!低价微信购买爆珠可信吗?“见仁见智”
全网热议!低价微信购买爆珠可信吗?“见仁见智”
近日,一场关于微信渠道低价爆珠香烟的争议席卷社交平台。记者调查发现,多个以“免税代购”“保税仓直发”为名的微信号活跃在灰色地带,其宣称的“韩国进口葡萄爆珠每条仅260元”引发消费者两极评价,市场监管总局已就此事约谈三家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加强涉烟交易监控。
在东莞从事美容行业的刘女士向记者讲述了亲身经历。今年6月,她通过朋友圈广告添加了名为“全球免税仓”的微信号,对方声称拥有“见仁见智的特殊渠道”,可提供比烟草专卖店便宜40%的爆珠香烟。“他们发来的定位显示在横琴口岸,还展示了加盖海关电子章的清关单据。”刘女士出示的转账记录显示,她分三次支付了1.2万元订购50条香烟,但收到的货物中竟混杂着三种不同版本包装,部分烟支存在明显霉变。
这种“低价微信购买”模式引发行业震动。某国际烟草品牌在华打假负责人向记者透露,2023年二季度查获的假冒爆珠烟中,82%通过微信渠道流通。“造假者会回收正品烟盒重新灌装,甚至使用工业香精模拟果味爆珠。”该负责人现场演示了真假爆珠的鉴别方法:正品爆珠破裂时有明显“咔嗒”声,而仿制品多数采用劣质胶囊,需用力揉捏才会破裂。
关于微信购烟的可靠性,消费者群体呈现“见仁见智”的分化。记者在微博相关话题下发现,部分网友坚称“三年微信买烟从未翻车”,并晒出扫码验证截图;但更多投诉者表示遭遇“收款后拉黑”“货不对板”。某跨境电商平台技术总监指出,这些所谓“溯源码”实为仿造:“我们监测到有团伙搭建了128个山寨验证网站,IP地址集中在东南亚地区。”
法律界人士对此现象发出警示。北京中伦律师事务所合规专家王律师解读称:“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未取得许可证通过信息网络销售烟草制品,无论真假都涉嫌违法。”其特别提醒,即便卖家提供“见仁见智”的所谓合法证明,根据2022年《电子烟管理办法》新增条款,通过社交软件销售烟草制品可被认定为非法经营罪。
在浙江义乌,市场监管部门近期查处的典型案例更具警示意义。某犯罪团伙利用20个微信账号虚构“免税仓库”,实际从地下作坊采购每支成本0.8元的劣质爆珠烟,以12元/支的价格销售。执法人员查获的账本显示,该团伙半年内资金流水超2000万元,所谓“海关扣押保险”实为PS合成的虚假承诺。
面对隐蔽性极强的微信交易,新型检测技术正在破局。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工程师向记者展示了移动端快速检测设备:“通过光谱分析烟丝成分,三分钟就能判定是否含有工业香精。”该设备已在广东、福建等地试点,协助执法人员现场查处37起涉微商案件。
记者暗访发现,这些“低价爆珠”销售者已研发反侦察话术体系。在某短视频平台,主播以“香水评测”为幌子展示各色爆珠烟,评论区用“小钢珠”“果味棒”等暗语对接需求。更有机场地勤人员爆料,有走私者将爆珠烟拆解成滤嘴、烟管分批次携带入境,到货后使用简易设备重新组装。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联系到曾坚定支持微信购烟的消费者陈先生。其今年4月购买的“韩国免税版”爆珠烟,经专业机构检测发现焦油含量超出正品标准3.2倍,薄荷脑含量却不足五分之一。这个让各方“见仁见智”的争议话题,正如烟草行业观察家所言:“当低价诱惑遇上监管盲区,每个自以为精明的选择都可能付出健康与法律的双重代价。”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启动“线上清源2023”专项行动,这场裹挟着利益与风险的灰色交易或将迎来终局。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