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长白山烟草供货价“明码标价”
近日,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关于规范长白山系列卷烟供货价体系的公告》,宣布自2025年4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执行“明码标价”新规。这场被业内称为“价格透明化革命”的行动,正在重塑烟草流通链条的信任基础,也让“明码标价”从零售终端延伸至供货源头。
“以前从不同经销商拿货,同款香烟供货价能差出15%,现在系统里所有价格一目了然。”在长春经营烟酒超市的赵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烟草订货平台。4月3日她采购的50条长白山(迎春中支),系统显示统一供货价260元/条,这与三个月前某经销商“看人报价”形成鲜明对比。但新规实施不到一周,已有零售户反映个别地区出现“阴阳合同”——某县城商户提供的进货单显示,长白山(777)标注供货价122元/条,实际结算时却被要求额外支付8元/条的“物流服务费”。
这场“明码标价”改革的背后,是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渠道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度报告显示,涉及长白山品牌的投诉中,47%与价格不透明相关。有经销商通过“区域特供”“限量批号”等话术制造信息差,将长白山(香魁)等高端产品的供货价最高炒至指导价的230%。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市场部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强调,新系统采用区块链技术,每笔交易生成不可篡改的电子凭证,“从烟叶采购到终端零售的全流程都能追根溯源”。
消费者的直观感受印证着变革成效。在北京某写字楼自动售烟机前,金融从业者李先生发现不同设备售卖的长白山(红人参)价格偏差从原有的±3元缩减至±0.5元。“以前总觉得买贵了,现在扫码就能看到供货价和各级加价明细。”这套“明码标价”体系的最大亮点,在于将原本隐匿的流通成本具象化——以长白山(天韵)为例,零售价22元/包的产品,供货价、物流费、增值税等6项成本占比清晰罗列,消费者甚至能追溯至烟叶种植环节的投入。
但行业阵痛随之显现。沈阳某烟草批发商坦言,过去依靠“灵活报价”维持的客户关系正在瓦解。“有老客户发现三年间我们加价幅度超行业均值,当即转投其他经销商。”更值得关注的是,4月5日辽宁市场监管部门查处的一起案件显示,某企业将长白山(东方神韵中免版)的“明码标价”信息篡改为“含税指导价”,诱导零售商误认为该价格已包含增值税。法律专家指出,这种行为涉嫌违反《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第三条,最高可处违法所得五倍罚款。
市场的两极反应折射出深层矛盾。在浙江义乌,主营跨境电商的陈先生发现,长白山(迎春中支)的“明码标价”反而催生新型套利——由于东北地区供货价比南方低9元/条,部分中间商大量囤积后跨区销售。对此,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回应称,区域价差系物流成本所致,公司已建立动态平衡机制,当某区域采购量异常增长时将触发预警。
这场改革正倒逼产业链升级。记者在长白山烟叶种植基地看到,每捆烟叶都附有包含种植日期、施肥记录的电子标签,这些数据最终将汇入“明码标价”系统。技术负责人演示了如何通过光谱分析确定烟丝品质等级:“过去人工分级可能存在10%的偏差,现在机器将烟叶品质量化为87-93分的精确区间,确保供货价与品质严格对应。”
年轻消费群体的态度为行业注入新变量。95后消费者王颖在社交媒体发起“透明消费挑战”,号召网友监督长白山香烟的终端售价:“既然供货价‘明码标价’,零售商加价超过5%就应该给出合理说明。”这种诉求得到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的积极回应,4月6日上线的“阳光定价”小程序,允许消费者实时举报价格异常,查实后举报人可获得代金券奖励。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在烟草行业内部论坛发现,关于“明码标价”的讨论热度持续攀升。有零售户担忧统一供货价挤压利润空间,也有经销商认为这将终结“价格战”恶性竞争。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田卫民评价,这场改革如同为烟草行业装上“公平秤”,但如何平衡政府监管、企业利润和市场活力,仍需在实践中持续探索。
(本文数据源自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开文件、吉林烟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告及市场调研结果)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4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