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厦门市思明区市场监管局在4月8日查处的一起违法广告案,将烟草销售渠道的"广而告之"争议推向舆论焦点。这起涉及某社交平台"探店博主"违规推广电子烟的案件,暴露出新型销售模式下"广而告之"的边界模糊,引发公众对烟草流通合规性的深度追问。

在厦门经营便利店的陈峰(化名)亲历了这场变革。3月25日,他通过某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发布"新品到店"动态,配图包含某品牌卷烟陈列架,文案使用"广而告之,先到先得"的宣传语,24小时内获得1.2万次浏览。这种"广而告之"的推广策略,却因4月6日收到的《涉嫌违法广告告知书》戛然而止。"我以为只是正常宣传,没想到烟草广告有这么多禁区。"陈峰向记者展示的整改通知显示,其发布的9张图片中有3张出现未成年人易接触场景。

最新进展!烟可以在哪里卖 广而告之

这场个体遭遇折射出行业巨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4月1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处违法烟草广告案件同比激增67%,其中短视频平台涉案占比达58%。在厦门查处的典型案例中,某百万粉丝博主通过"剧情植入"方式,在亲子主题视频中穿插电子烟特写镜头,被系统判定为"隐蔽式广而告之"。

对于"烟可以在哪里卖"的渠道探索,市场主体正以"广而告之"的创新方式突破传统边界。记者在杭州某新零售企业看到,其开发的智能售烟柜搭载AI年龄识别系统,消费者扫码验证身份后,屏幕会播放3秒"吸烟有害健康"警示动画。"这种'先教育后购买'的'广而告之'模式,既符合法规又提升用户体验。"技术负责人介绍,设备内置的紫外线防伪扫描仪可在0.3秒内完成产品验真。

最新进展!烟可以在哪里卖 广而告之

监管体系的"广而告之"升级正在构建数字防线。福建省烟草专卖局4月9日启用的"慧眼2.0"系统,已实现对主流平台的全天候监测。该系统通过语义分析识别"代称黑话",如将"电子雾化器"关联为电子烟广告关键词。技术日志显示,4月11日上午,系统成功拦截某知识分享平台23条以"减压神器"为暗号的变相推广。

在消费端,"广而告之"的形式创新催生新型服务生态。某合规咨询公司推出的《烟草广告合规白皮书》,从场景设置、文案表述、视觉元素等9个维度建立"安全广而告之"标准。其4月5日发布的测评显示,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内容审核准确率提升至89%,但微信生态内"口令暗号"式推广仍存在15%的漏检率。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企业的"广而告之"本土化改造引发争议。某外资电子烟品牌在深圳试点"文化体验馆",通过香氛DIY课程间接推广产品,这种"去商业化包装"的营销策略,三个月内吸引1.8万人次参与。业内专家指出,此类"沉浸式广而告之"可能架空现行广告法规,亟待监管细则补充。

最新进展!烟可以在哪里卖 广而告之

政策层面的"广而告之"警示持续加码。国务院3月28日修订的《烟草广告管理暂行办法》新增"数字化场景适用条款",明确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场景中的广告认定标准。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敏解读:"新规将'广而告之'的范畴扩展至元宇宙空间,虚拟店铺陈列烟草制品也需申请特许资质。"

在这场渠道变革中,传统零售终端正探索合规的"广而告之"路径。上海某24小时便利店试点"智能雾化展示窗",夜间切换为健康警示灯箱,晨间自动显示周边戒烟门诊地图。店长王芳(化名)透露:"这种分时段的'广而告之'使卷烟销售额下降12%,但健康类商品销量提升27%。"

技术赋能的"广而告之"监管网络日趋严密。浙江省市场监管局4月12日展示的区块链存证系统,可对违法广告进行即时固证,存证信息同步至司法机构。在杭州某网络公司违法广告案中,从监测发现到完成区块链存证仅用时11分钟,为行政处罚提供不可篡改的证据链。

随着五一消费旺季临近,"烟可以在哪里卖"的渠道之争进入白热化。中国广告协会烟草专业委员会专家表示:"真正的'广而告之'应是守法经营的宣言,而非规避监管的捷径。"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烟草专卖局拟于4月20日启动"清朗行动",对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兴渠道开展专项治理,这场关乎万亿市场秩序的重构,正在技术赋能与法制完善中寻找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