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速递!云霄越南代工“精益求精”
近日,一则"跨国代工、品质升级"的香烟生产广告引发行业震荡。福建漳州某网络账号宣称与越南代工厂达成战略合作,以"精益求精"的工艺标准打造云霄特供香烟,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72小时内产生230万次互动。这场标榜"国际化生产体系"的商业运作,却因涉嫌跨境制假贩假被多地监管部门列入重点调查名单。
从事进出口贸易的80后从业者陈某(化名)向记者透露,5月25日他在某跨境电商平台发现"云霄越南代工"招商信息,对方提供的视频资料显示:现代化车间里,身着防尘服的工人正在操作激光打码机,外包装印有"精益求精"的质量承诺标语。"他们声称采用越南进口烟叶,每批次都通过欧盟CE认证。"陈某支付5万元加盟费后,收到的首批样品经检测,焦油含量竟超出国家标准2.3倍。
这种"精益求精"的跨境生产模式正形成产业链条。记者调查发现,多个网络账号使用相同宣传素材,均强调"东盟自贸区成本优势""日籍调香师监制"等卖点。某短视频平台5月28日流出的生产线实拍画面中,自称"越南厂区负责人"的黎姓男子手持检测报告称:"我们每支香烟要经过27道工序,这就是精益求精的体现。"
"这已涉嫌走私和商标侵权。"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周律师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及《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未取得国内许可的境外烟草制品禁止在市场流通。海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1-4月全国查获的走私卷烟中,标注"越南代工"字样的案件同比激增78%,其中63%涉及云霄地区货主。
值得警惕的是,该模式的技术造假手段持续升级。某检测机构提供的报告显示,5月20日送检的"云霄越南代工"香烟中,DNA溯源标记与越南官方登记的烟叶品种不符。更隐蔽的是,部分烟盒内置的NFC芯片可读取伪造的"海防海关通关记录",普通验钞笔照射防伪标识时竟显现越南国花莲花图案。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5月29日通报,联合执法组在漳州某工业园区查获标有"精益求精"字样的制假设备17台,现场发现的订货单显示,近两个月已向23个省市发货超50万条。与以往不同,这批货物的包装箱印有越南语生产说明,二维码扫描后跳转至架设在柬埔寨的服务器,显示的"河内质检中心认证文件"经越南驻华使馆确认为伪造。
"所谓精益求精实为制假新变种。"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专家分析,违法者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关税政策,将半成品分批次跨境运输组装。这种犯罪手法的取证难度在于:2024年查获的同类案件中,有41%的涉案人员使用加密通讯工具协商,资金通过虚拟货币结算占比达37%。
令人困惑的是,在海关X光机、CT型行李检查系统全覆盖的今天,为何此类货物能畅通无阻?某口岸安检人员透露,违法分子将烟丝混入茶叶、咖啡等合法商品中报关,到岸后再用自动包装机进行成品封装。更狡猾的是,部分货柜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单批货物价值始终控制在刑事立案标准以下。
目前,公安部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局已部署专项打击行动。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代工商"开始提供"定制化服务",客户可自选尼古丁含量和过滤嘴长度,这种"精益求精"的客户体验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健康危机?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发现,5月送检的36批次"越南代工"香烟中,有29批次检出致癌物亚硝胺含量超标,最高值达国家标准限值的11倍。
随着事件发酵,跨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再度引发关注。越南工商会驻华代表处6月1日发布声明,确认所谓"越南代工厂"地址均为虚构,该国2023年烟草出口量中面向中国的份额不足0.3%。这场披着"精益求精"外衣的跨境制假活动,正在挑战RCEP框架下的区域监管协作机制。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提醒,走私卷烟不仅逃避了消费税和健康附加费,其生产环境更可能不符合卫生标准。某公益机构抽检数据显示,网络渠道购买的"越南代工"香烟中,霉菌孢子数超标的占比达79%,部分样品检出大肠杆菌群阳性。当"精益求精"沦为营销话术,这场横跨两国三地的灰色产业链,正将无数消费者推向未知的健康风险之中。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