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哪里有收带二维码烟盒的“有恃无恐”
必看!哪里有收带二维码烟盒的“有恃无恐”
近日,一场涉及全国23个省市的非法烟盒回收产业链被曝光,让"带二维码烟盒"成为舆论焦点。7月15日凌晨,浙江义乌某物流园内,市场监管部门在快递分拣线上查获1200个印有完整追溯二维码的废弃烟盒,揭开了这个灰色产业的冰山一角。
在杭州钱塘区某废品回收站,工人向记者展示了近期收到的特殊"货物"——成捆的利群、中华烟盒整齐码放,每个烟盒的二维码区域都被刻意保留完整。"这些带码的烟盒比普通废纸贵三倍",经营者王某坦言,自从今年三月以来,收购价从每公斤4.8元飙升至14.5元。这种异常的供需关系,暴露出某些人"有恃无恐"的底气。
追溯二维码本是烟草企业防伪的重要手段,如今却成为制假者的"帮凶"。江苏烟草专卖局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查获的假烟中,67.3%使用了真烟盒二次封装,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在广东查获的"7·08"特大假烟案中,犯罪团伙通过回收的带码烟盒,成功骗过三家物流企业的扫码系统,将价值3800万元的假烟送入正规销售渠道。
面对这种新型犯罪模式,多地已展开专项治理。7月18日,湖南长沙警方突袭雨花区某地下加工厂,现场查获正在封装假烟的带码烟盒2.3万个。技术人员发现,这些被精心处理的烟盒不仅保留原厂二维码,还通过特殊药水去除了拆封痕迹。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烟盒内层被植入微型芯片,可同步更新物流信息,这种"技术升级"让制假行为愈发"有恃无恐"。
产业链条底层的回收环节同样暗藏玄机。记者暗访发现,某些废品回收平台公然挂出"高价收带二维码烟盒"的广告,在河北保定某城乡结合部,专门收购烟盒的流动商贩已形成固定路线。北京律协知识产权专委会主任分析,这种明目张胆的收购行为,源于现行法律对烟盒回收缺乏明确规制,让不法分子找到"合法"外衣下的操作空间。
生产企业正在加紧技术反制。云南中烟最新推出的第三代追溯系统,已实现"一盒双码"验证机制,当烟盒被打开后,隐藏的内部二维码会自动失效。浙江某印刷企业研发的防转移油墨,能在烟盒被拆解时产生不可逆的变色反应。这些技术创新能否遏制住"带码烟盒"的非法流通,仍需时间检验。
消费者保护环节同样存在漏洞。记者在电商平台实测发现,输入"烟盒回收"关键词仍能检索到132家相关店铺,其中部分商家使用"纸品收藏""包装回收"等隐晦表述。更值得警惕的是,某些短视频平台出现教授"无损拆烟盒"的教程,单个视频播放量高达280万次,这种变相教唆加剧了二维码烟盒的非法流转。
法律界人士指出,当前打击难点在于犯罪链条的跨区域特性。从黑龙江回收到广东加工的带码烟盒,经浙江包装后发往四川销售,整个过程涉及六个省份的监管空白地带。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建议,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包装物追踪系统,对废弃烟盒实施"电子户口"管理。
截至7月20日,已有14家烟草企业升级产品溯源系统,23个重点城市启动烟盒回收专项整治。但在这场攻防战中,那些依然在问"哪里有收带二维码烟盒"的投机者,其"有恃无恐"的态度背后,折射出整个治理体系的深层挑战。当技术创新遭遇利益驱动,唯有法律、技术和监管的三重突围,才能守住烟草市场的最后一道防线。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