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以"广纳贤才"为旗号的微信香烟代理招募行动引发执法部门高度关注。据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3日通报,某犯罪团伙通过虚构"零门槛创业"计划,在15天内吸纳代理人员超6000名,其宣称的"免费加盟""厂家直供"模式背后,隐藏着精心设计的非法经营网络。这场披着人才招募外衣的违法活动,暴露出社交平台新型烟草走私的升级态势。

重磅!微信香烟免费招募代理“广纳贤才”

"他们承诺只需转发朋友圈就能月入过万,实际是让人掉进连环套。"化名小王的90后创业者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今年3月20日,他在某短视频平台刷到"广纳贤才计划"广告,声称"无需押金即可成为省级香烟总代理"。加入名为"贤才孵化基地"的微信群后,群主以"人才储备"名义要求成员每日转发3条香烟广告至朋友圈,却在第15天突然通知需缴纳9800元"市场保证金"才能继续代理资格。小王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群内发布的"贤才晋升通道"示意图中,普通代理需发展10名下线才能提现收益。

这种新型招募模式与传统的层级代理存在显著差异。记者通过暗访发现,犯罪团伙专门开发了智能匹配系统,可根据代理人员社交账号粉丝量自动分配"人才等级"。某内部培训视频显示,拥有5000以上微信好友的"优质人才",会被定向推送免税香烟货源信息,并配发伪造的"烟草专卖授权书"电子版。海关部门4月5日公布的执法记录印证了这一发现,在查获的走私香烟中,有34%包装内附带有"贤才专属"二维码,扫描后跳转至虚拟授权页面。

"所谓广纳贤才,实为广布陷阱。"中国烟草学会法律顾问张正阳指出,该模式具有三重违法属性:利用免费招募规避《禁止传销条例》认定标准;通过虚拟授权文件伪造行政许可;借助智能系统实施定向犯罪。他特别强调,群主宣称的"人才共享佣金池"实质是资金盘骗局,已有消费者因购买到印有"贤才专供"字样的假冒香烟出现健康问题。

腾讯安全团队4月6日披露的技术对抗细节显示,犯罪团伙为规避监管,将"广纳贤才"关键词进行异构化处理。在最近封禁的87个相关账号中,有63%使用"广納倁才""贤広纳才"等变体表述,22%通过图片OCR识别技术隐藏敏感信息。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账号盗用地方人才引进政策文件,将某地"百千万工程"招聘公告与非法代理信息混编发布,导致普通用户难辨真伪。

重磅!微信香烟免费招募代理“广纳贤才”

在广东某跨境电商园区,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查获的"贤才培训教材"。这本124页的手册详细记载着"人才裂变七步法",包括如何利用大学生求职焦虑心理设计话术、怎样借助相亲群渗透中老年群体等具体操作。办案人员李明透露,犯罪团伙甚至建立"人才流失预警模型",当某地区代理人员流失率超过18%时,系统会自动启动"二次激活"程序,向潜在目标发送定制化创业故事。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4月1日生效的《网络非法交易行为认定指南》,转发涉烟广告满20次即构成共同犯罪要件。北京律协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主任陈锋指出:"即便未实际参与交易,所谓的广纳贤才式推广也可能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他建议已参与者立即保存聊天记录和转账凭证,主动向公安机关说明情况。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网信办开展的"清源2025"专项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累计查处相关案件47起,涉案金额超2.3亿元。随着毕业季临近,执法部门特别提醒应届生群体警惕以"广纳贤才"为名的就业陷阱,建议通过"中国烟草"官网验证招聘信息真伪。这场打着人才旗号的非法代理风暴,终将在法治利剑下消散无形,而真正的贤才引进,从来都建立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