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推荐!水果味香烟在哪里卖“随处可见”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某便利店货架上悄然出现的"蜜桃盛宴""冰荔薄荷"等水果味香烟引发热议。这些包装鲜艳的电子烟产品,正以"劲爆推荐"的名义突破监管防线。记者走访发现,这类标榜"健康替烟"的新潮商品,已通过自动售货机、外卖跑腿、社群拼单等渠道形成隐秘销售网络,真正实现了商家所谓的"随处可见"。
"现在连小区快递柜都能扫码购买。"从事新媒体运营的王女士向记者透露,她在丰台区某智能快递柜取件时,发现屏幕上滚动着"水果味香烟限时特惠"的广告。通过扫描二维码,她仅用38元就购得了宣称"零焦油"的蓝莓味电子烟,整个过程无需任何身份验证。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销售模式,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去年实施的电子烟新规形同虚设。
在通州区万达广场,记者目睹了更魔幻的销售场景。某潮玩店内陈列着外形酷似口红、U盘的电子烟,店员热情推荐:"这些都是最新水果口味,年轻人现在都买这种当社交礼物。"当问及监管政策时,店员压低声音表示:"我们这是自主研发的雾化棒,不属于烟草制品。"这种偷换概念的营销话术,让不少消费者放松警惕。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厂商正在玩危险的"文字游戏":"他们将尼古丁含量控制在9mg/ml以下,声称属于普通电子产品。实际上通过更换烟弹,使用者照样能获取成瘾物质。"这种钻法律空子的行为,导致水果味香烟在地下市场持续泛滥。记者在外卖平台实测发现,以"雾化器""能量棒"为关键词搜索,3公里范围内竟有11家店铺提供即时配送服务。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群体正成为主要目标。海淀区某中学附近的文具店里,印着动漫图案的"水果味香烟"被摆在收银台显眼位置。店主坦言:"这些草莓味、葡萄味的产品卖得最好,学生们以为是普通糖果。"这种刻意模糊产品性质的销售策略,已然触碰监管红线。
"看似随处可见的便捷购买,实则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公共卫生专家张明远教授指出,水果味香烟通过添加甜味剂掩盖刺激性,反而更容易诱导未成年人产生依赖。临床试验数据显示,使用调味电子烟的青少年,三个月内转吸传统卷烟的比例高达37%,远超普通人群。
面对愈演愈烈的市场乱象,北京市烟草专卖局近日展开专项整治。在朝阳区某物流仓库,执法人员查获2.3万支伪装成文具的"蜜瓜风暴"电子烟。这些产品外包装印着"学霸能量棒"字样,检测后发现尼古丁含量竟达到15mg/ml。办案人员透露:"不法分子通过分拆运输、货品分离等方式规避检查,查处难度确实较大。"
随着监管风暴升级,部分电子烟企业开始转换赛道。记者注意到,多个曾经主打"劲爆推荐"的水果味品牌,正将生产线转向草本雾化产品。某企业研发总监匿名表示:"我们正在开发含茶多酚、罗汉果提取物的新型雾化棒,希望能在合法框架内延续市场热度。"这种转型能否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仍需时间检验。
在这场"猫鼠游戏"中,消费者权益保护显得尤为重要。通州市民李先生向记者展示他在自动售货机购买到的"冰橙薄荷",产品说明既无生产日期,也无成分标注。"当时被'随处可见'的广告吸引,现在想来真是后怕。"他的遭遇并非个案,12315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前四月电子烟相关投诉量同比激增240%。
当记者结束调查时,王女士发来最新发现:"之前买水果味香烟的快递柜,广告又变成了'胶原蛋白雾化棒'。"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商业把戏,让本应清晰的监管边界再度模糊。在这场关乎公共健康的攻防战中,"随处可见"不应成为违法商品的通行证,而该是守护消费者权益的警示灯。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