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外烟免税烟爆珠烟进货渠道“门庭若市”
近日,国内多个口岸城市的免税商品市场暗流涌动。在广州白云机场免税店外,十余家挂着“跨境供应链服务”招牌的商铺门前排起长队,货架上各类印着外文标识的爆珠烟被成箱搬运。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关工作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违规携带入境卷烟中,薄荷味爆珠烟占比从去年同期的37%升至64%。”
“现在找稳定货源比三年前难了十倍。”在义乌经营进口商品批发的张海(化名)翻出手机里的聊天记录,向记者展示最近三个月联系的17个渠道商。他的店铺原本主营日化用品,去年开始转型销售免税外烟,但今年初合作的广西某边境供应商突然失联,导致价值28万元的万宝路黑冰爆珠烟滞留保税仓。“这些渠道商门庭若市时每天能接上百个咨询,可等你打完定金,对方可能连报关单都拿不出。”
记者暗访发现,所谓“免税渠道”实则鱼龙混杂。在某跨境电商平台的商品详情页,一款标注“韩国直邮”的HEETS琥珀爆珠烟显示月销8000件,但点开物流信息,83%的订单实际发货地显示为深圳华强北。当记者以采购商身份咨询时,客服改口称“保税区直发需另加12%服务费”,这与页面宣传的“零关税”承诺明显矛盾。
这种乱象背后是供需关系的剧烈变化。中国烟草学会2024年行业报告显示,国内爆珠烟市场规模以每年19.3%的速度扩张,但正规进口份额仅占31%。某免税店运营总监算了一笔账:一条在日本零售价4800日元的七星蓝莓爆珠烟,通过灰色渠道流入国内后的利润率可达240%,这驱使越来越多中间商铤而走险。
“市场需求水涨船高,但合规渠道始终捉襟见肘。”烟草行业分析师陈明指出,尽管中免集团等持牌企业每年增加15%的免税烟配额,仍难以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新奇口味的需求。在杭州某商业综合体,24岁的李婉晴直言:“便利店能买到的国产爆珠烟只有薄荷、陈皮两三种,而代购朋友圈里天天在推樱花限定款。”
监管层面正在加强应对。海关部门5月开展的“国门利剑”行动中,深圳湾口岸单日查获的违规携带卷烟就达4200条,其中72%为标注“免税”字样的爆珠烟。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查获品中约三分之一经过二次包装,原产地标识被人为磨损。当记者询问如何辨别真伪时,缉私民警展示了一批仿冒免税标贴的样品:“正品激光防伪标志在紫光灯下会显现海关关徽,而这些假货的图案明显失真。”
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价格波动成为判断渠道可靠性的晴雨表。从事代购五年的王莉发现,最近两周韩国爱喜爆珠烟的拿货价每箱上涨了600元,而她的上家解释是“海关查验变严导致周转周期延长”。这种说法得到某国际物流公司经理的侧面印证:“以往从仁川港到青岛港的集装箱7天就能清关,现在抽检率提高后至少需要12个工作日。”
法律界人士则提醒市场参与者注意风险边界。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张伟强调:“即便通过境外免税店采购,个人年度交易额超过2万元就可能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他提到去年上海的一起案例,某微商因销售免税爆珠烟被追缴税款及罚款合计87万元,正是栽在“化整为零”的运输手段上。
眼下这场围绕免税爆珠烟的渠道争夺战,折射出国内市场与国际商品流通体系间的深层矛盾。当记者结束调查准备离开时,广州某批发市场里又传来新的吆喝声:“缅甸新到的橘子味爆珠,支持一件代发!”熙熙攘攘的人群再次涌向那家门庭若市的店铺,货架上的外烟箱在扫码枪的滴滴声中快速流转,只留下满地撕碎的物流面单在风中打旋。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