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西代工中华烟商家“童叟无欺”
最新!广西代工中华烟商家“童叟无欺”
近日,一则关于广西代工中华烟商家宣称“童叟无欺”的销售信息引发舆论震动。国家烟草专卖局舆情监测系统显示,该事件相关话题在8月15日至9月10日期间搜索量暴涨17倍,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调查。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发现,涉事商家以“厂家直营、品质保障”为宣传核心,其标榜的“童叟无欺”承诺背后,暗藏重大法律风险与健康隐患。
在柳州某物流园区,执法人员于9月12日截获一批标注“工艺礼品”的可疑货物。开箱查验发现,400条印有“中华”字样的香烟外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缺少防伪芯片。广西烟草质检院检测报告显示,该批香烟烟丝中焦油含量达18.3mg/支,远超国家规定的11mg/支上限,且含有未申报的香兰素添加剂。涉事物流单显示,发货方为桂林某商贸公司,其注册地址实为废弃厂房。
“他们直播间反复强调‘童叟无欺’,还出示了伪造的质检证书。”化名张先生的消费者向记者提供交易记录。今年7月,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广西直供中华烟,支持专柜验货”的广告,以每条428元的价格购入10条,后发现口感异常。当张先生要求退货时,商家以“拆封影响二次销售”为由拒绝,所谓“专柜验货”承诺也变成“需支付200元鉴定费”。
中国烟草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查处假冒伪劣卷烟案件中,仿冒“中华”品牌占比达41%,同比上升9个百分点。广西市场监管局披露,涉事代工厂多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通过境外社交软件接收客户定制需求,使用可拆卸模具快速更换品牌标识。这种“柔性制假”手段使得单条生产成本压缩至68元,仅为正品原料成本的23%。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商家将“童叟无欺”作为营销话术,在商品详情页嵌入经过剪辑的“消费者见证”视频。记者反向追踪其中一段播放量超50万的短视频发现,出镜的“老烟民”实为代工厂临时雇佣人员,其声称“与专卖店品质别无二致”的对比测评,实为同一批次香烟的摆拍。南宁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透露,此类新型网络售假手段已形成固定剧本,包含“资质展示”“现场封装”“专家背书”等标准化流程。
烟草行业分析师王明宇指出,所谓“童叟无欺”实质是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正规中华香烟的生产需执行严格工艺标准,单是烟叶醇化环节就需历时18-24个月,而代工产品为追求速成,普遍采用高温烘烤替代自然发酵,这导致苯并芘等致癌物含量超标。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代工厂为增强口感吸引力,违规添加薄荷脑等麻醉性成分,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风险提升37%。
在防伪技术层面,真假中华烟的差异正在缩小。记者获得的两份对比样本显示,代工烟已能仿制正品的“动态彩虹膜”和“微缩文字”,但在紫外灯照射下,正品烟盒内衬纸呈现的防伪编码无法被复制。上海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提醒消费者,可通过官方“中烟追溯”小程序扫描盒内二维码验证真伪,切勿轻信商家提供的第三方验证平台。
法律界人士强调,代工中华烟已构成多重违法。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振锋解析,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未经许可在同种商品使用相同商标,即便标注“代工”字样仍属侵权。若涉案金额超5万元,相关责任人将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然而现实执法中,代工厂常通过“化整为零”方式将单次发货量控制在追刑标准之下,以此规避法律制裁。
这场“童叟无欺”的闹剧正在催生新型黑产。记者暗访发现,某些代工厂提供“防伪升级服务”,花费800元即可获得与正品同步更新的验证页面。更有技术人员在论坛兜售“防伪芯片克隆技术”,声称能使仿冒品通过专卖店POS机验证。对此,中国烟草总公司已于9月1日启动防伪系统升级工程,新一代区块链溯源体系预计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
未成年人保护领域同样亮起红灯。广西疾控中心调查显示,校园周边查获的违规售烟案件中,27%涉及代工中华烟。这些产品往往拆分成散支销售,单支售价5-10元,外包装印有卡通图案以吸引青少年群体。南宁市某重点中学教师向记者展示收缴的“奶茶杯”式伪装包装,其内部竟可容纳20支代工中华烟。
面对愈演愈烈的代工乱象,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9月15日启动“护肺2023”专项行动。市场监管、公安、烟草专卖等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对北海、防城港等地的17个重点区域开展突击检查。行动首日即查获假冒中华烟1.2万条,捣毁地下生产线3条,冻结涉案资金超2000万元。自治区商务厅同步约谈6家电商平台,要求下架“代工中华”“厂家直营”等违规商品链接2.3万余个。
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出紧急警示,揭穿“童叟无欺”背后的四大套路:伪造检测报告、虚构厂家背景、滥用专业术语、设置维权障碍。广西消协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某消费者花费2.8万元加盟代工代理,不仅未获得承诺的“正品货源”,反而因销售假烟被追究连带责任。医学专家更警告,近期接诊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38%有吸食代工烟史,其肺部CT影像呈现特异性纤维化病灶。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更新警示信息:我国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任何未取得《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的中华烟生产行为均属违法。消费者若发现相关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热线举报,经查证属实的重大案件举报人最高可获50万元奖励。这场由“广西代工中华烟商家童叟无欺”引发的打假风暴,或将重塑烟草市场秩序。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