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免税香烟资源“取之不尽”
热搜!免税香烟资源“取之不尽”
近日,一则关于免税香烟"资源充足、供应无忧"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在某短视频平台拥有87万粉丝的博主"老烟枪测评"发布视频称:"免税店的香烟根本卖不完,只要你找对渠道,随时都能拿到货。"该视频单日播放量突破300万次,评论区涌现大量询问购买方式的网友,"取之不尽"一词更是成为相关话题的核心标签。
记者调查发现,家住杭州的上班族李先生正是被这类宣传吸引的消费者之一。上月初,他通过某二手交易平台联系到自称"免税店内部人员"的卖家,以市场价七折的价格购入三条某品牌免税香烟。但收到货后李先生发现,这些香烟的外包装存在细微色差,扫码查询竟显示"该产品未录入海关溯源系统"。"我这才意识到可能遇到了假货,但卖家早已注销账号,3500元就这样打了水漂。"李先生无奈地说道。
所谓"取之不尽"的免税香烟资源是否真的存在?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免税商品的监管存在严格的数量限制。"以海南离岛免税为例,每位旅客每年可购买香烟不超过50条,且需要通过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该人士表示,近期查获的多起案件中,不法分子通过收集他人身份证信息进行"套代购",这种违法行为已涉嫌走私。
国家烟草专卖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共查处非法经营免税香烟案件1.2万起,查获涉案卷烟37.5万条,案值超12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案件中近八成涉及网络销售渠道。上海市浦东新区法院近日宣判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利用直播平台销售假冒免税香烟,仅半年时间销售额就达800余万元。
业内人士指出,所谓"免税香烟资源取之不尽"的说法实为不法分子的营销话术。"正规免税渠道的香烟供应量是根据旅客流量动态调整的,根本不存在无限量供应的情况。"中国控烟协会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李颖强调,"那些声称能大量供货的渠道,要么是走私品,要么是假冒伪劣产品。"
记者在暗访中发现,部分微商使用的话术极具迷惑性。一位自称"免税仓直供"的卖家向记者展示的"海关通行证明"实为PS伪造,其提供的所谓"免税店提货视频"也被证实是盗用正规代购的素材。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来路不明的香烟可能存在质量隐患,某检测机构抽检的20个样本中,有12个焦油含量超标,7个检测出霉菌毒素。
"消费者往往被低价吸引,却忽视了背后的法律风险和健康隐患。"烟草行业分析师王振宇指出,根据《烟草专卖法》,未取得许可证擅自经营烟草制品最高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罚款,构成犯罪的还将追究刑事责任。北京市朝阳区警方开展的"雷霆2024"专项行动中,已打掉3个利用"免税香烟"名义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刑事拘留27人。
随着事件持续发酵,多个电商平台已下架"免税香烟"相关商品。抖音、快手等平台也加强了对"免税""代购"等关键词的审核,但仍有部分账号通过谐音字、暗语等方式规避监管。专家呼吁消费者提高警惕,购买烟草制品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切勿轻信"特殊渠道""内部资源"等宣传话术。
这场关于免税香烟资源的争议,暴露出新型网络犯罪与市场监管之间的攻防战。究竟是真有"取之不尽"的资源漏洞,还是不法分子精心设计的消费陷阱?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看似诱人却暗藏风险的交易链接中。正如一位办案民警所言:"天上不会掉馅饼,越是声称'源源不断'的便宜货,越可能让人坠入违法深渊。"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