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必看!低价香烟真假“真伪难辨”
今日必看!低价香烟真假“真伪难辨”
近日,一则"99元抢购中华烟"的促销广告在朋友圈刷屏,掀开低价香烟市场"真伪难辨"的乱象帷幕。4月3日凌晨,某电商平台直播间的"品牌特卖"专场中,标注"海关罚没品"的某知名香烟以市场价三折销售,3万条库存10秒售罄,平台随后以"涉嫌违规"紧急下架商品。这场风波引发国家烟草专卖局高度关注,当日即启动全国专项排查行动。
上海消费者张华(化名)向记者讲述糟心经历:3月28日通过短视频广告链接,以128元购入两条市场价680元的某品牌香烟。到货后发现,烟盒激光防伪图案在灯光下竟显示模糊重影。"扫码验证显示是正品,但烟草专卖局鉴定确认滤嘴接装纸与正品存在0.3毫米差异。"张华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该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2.8倍,烟丝中检出禁用工业色素。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查获的假冒卷烟中,87.6%具备完整包装防伪体系,部分高仿品连专业设备都需15分钟以上才能鉴别。在浙江某地查获的制假窝点,执法人员发现犯罪团伙使用AI图像生成技术仿制防伪二维码,查获的8万条假烟中,有1.2万条扫码跳转至伪造的官网验证页面。"这些造假手段让普通消费者真伪难辨。"办案民警向记者透露,该团伙通过暗网购买正品烟盒回收信息,实现"旧瓶装新酒"式造假。
"当前低价香烟主要存在三种造假形态。"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李岩指出,除传统高仿烟外,还包括篡改保质期的陈烟翻新、跨境走私烟换标,以及利用免税政策套购倒卖等新型模式。广东某海关近期在跨境电商包裹中查获的"保税区直发"香烟,实际是走私分子将越南产香烟替换为国产名烟标签,防伪芯片竟能通过部分第三方验真程序。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平台出现"代购分装"灰色服务。记者在某社交平台发现,有卖家提供"散支填装"业务,声称可将正品烟丝分装至高仿烟盒。烟草行业分析师王伟表示,这类"半真半假"香烟不仅存在卫生隐患,更可能掺入非法添加剂。某地疾控中心检测发现,部分分装烟支中含有未申报的薄荷醇提取物,长期吸食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
针对"真伪难辨"的市场乱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4月1日升级"蓝剑2024"专项行动,重点打击网络售假链条。据悉,新启用的烟草溯源大数据平台已实现"盒-条-箱"三级关联,消费者扫描烟盒内衬纸上的纳米级暗码,可追溯至具体生产批次。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刑法》第214条规定,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卷烟,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近期江苏已有五人因微信售假烟被判实刑。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