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速看!越南代工正宗货源“货真价实”最新头条!云霄香烟厂家一手货源招代理“近水楼台”
近日,福建漳州云霄县某工业园区内,一批标榜“越南代工正宗货源”的香烟因外包装与国内某知名品牌高度相似,引发市场监管部门突击检查。这场牵涉跨境烟草代工与区域产业链重构的“货真价实”之争,将隐秘的灰色贸易链暴露在公众视野。而在东兴口岸,声称“近水楼台”的代理招商广告正通过社交平台悄然扩散,吸引着试图分羹跨境烟草红利的投机者。
8月10日凌晨,广西东兴海关在边民互市通道查获的32箱香烟中,有28箱外包装印有“越南代工·货真价实”防伪标识。海关部门8月12日通报显示,这些标注“云霄香烟厂家授权生产”的货品,实际产自越南海防市某工业园区,但烟丝DNA检测结果与国内某中烟公司原料库留存样本匹配度达97%。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条盒侧面印制的“近水楼台”字样,竟与云霄县某印刷厂2022年备案的防伪设计稿完全一致。
在深圳华强北经营电子烟的个体商户王先生(化名)向记者讲述亲身经历:7月底通过所谓“云霄厂家直供”渠道购入200条越南代工香烟,外包装的“货真价实”承诺让他信以为真。但实际销售时发现,该批香烟的二维码溯源信息跳转至境外服务器,且烟支燃烧速度较正品快23%。“本想借着地理优势做‘近水楼台’的生意,现在积压的存货根本不敢出手。”王先生苦笑着展示手机里尚未删除的代理招商广告,页面中“厂家一手货源”“海关特殊通道”等承诺仍在滚动播放。
这种跨境代工乱象已引发连锁反应。越南海关部门8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经谅山口岸出口的“电子元件”类货物同比激增380%,其中混装香烟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5%攀升至34%。业内人士表示,部分代工厂商利用中国—东盟原产地规则,通过“过境加工”将国产烟草原料“洗白”为越南制造,再以“近水楼台”的地理优势返销国内市场,形成跨越多国的制假闭环。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比对报告揭露更深层问题:送检的15批次“越南代工正宗货源”中,11批次使用的醋纤滤嘴未达食品级标准,7批次检测出未申报的增香剂。某省级烟草专卖局执法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仿制包装盒印刷精度已达微米级,普通消费者难以凭肉眼辨别真伪。更令人担忧的是,在短视频平台搜索“货真价实代工”,仍有大量教你识别“正宗越南货”的误导性教程持续更新。
法学专家张明远教授指出,这种“近水楼台”式的跨境代工模式正在挑战知识产权保护的边界。“当仿制品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所谓的‘货真价实’承诺就演变为系统性欺诈。”其团队研究发现,某些代工厂商通过在越南注册近似商标,再利用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合法化包装,使得维权难度呈几何级数上升。
截至本报道时,云霄县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涉事工业园区展开全面排查,现场查获的激光雕刻模具显示,其存储的防伪图案文件更新时间集中在2023年6月至7月。而越南海防市工贸厅的初步调查表明,涉事代工厂的原料采购单据存在明显时间逻辑漏洞,所谓“正宗货源”实际混用了三国以上产区的烟草碎片。随着中越两国海关“单一窗口”数据对接系统的试运行,这种依托“近水楼台”区位优势的灰色贸易或将遭遇精准打击。
面对愈演愈烈的跨境代工乱象,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发出警示:切勿轻信“厂家直供”“货真价实”等营销话术,购买烟草制品应认准正规渠道。正如某省级烟草质检站工程师所言:“当仿制技术突破临界点,所谓的‘正宗货源’反而成为最危险的消费陷阱。”在这场真伪难辨的贸易迷局中,保持清醒认知或许才是真正的“近水楼台”。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