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料!哪个机场有免税的烟卖“为所欲为”
有料!哪个机场有免税的烟卖“为所欲为”
近日,无锡硕放机场国际出发区的一则消费纠纷引发连锁反应。旅客张女士在小红书发布视频称,购买的免税"中华"香烟扫码显示为"越南糖果",配文"免税店卖烟简直为所欲为",该视频48小时内获320万次播放,将"机场免税烟'为所欲为'"推上热搜。记者调查发现,这起看似普通的消费维权事件,正撕开免税烟草监管的隐秘缺口。
事件核心指向新开业的无锡硕放机场深圳免税店。张女士提供的购物凭证显示,其购买的"中华(硬329)"标价420元/条,较市价低35%。但扫码溯源信息出现诡异跳转:海关备案系统中该批次商品登记为"越南腰果礼盒"。这种明目张胆的"为所欲为"操作,让业内人士直呼"突破底线"。
国家烟草专卖局稽查人员现场勘查发现更惊人细节:涉事香烟内置芯片显示生产日期为2025年3月28日,与包装标注的"2024年12月"存在明显矛盾。更蹊跷的是,该批次商品物流信息显示由珠海横琴口岸入境,但海关申报系统无对应记录。"这种时空错位的'为所欲为',背后必有完整产业链支撑。"烟草质检专家在案情分析会上强调。
事件发酵过程中,免税行业潜规则浮出水面。某省级烟草公司前采购主管透露,部分免税店利用"三套系统"运作:海关备案一套商品信息、POS机显示另一套数据、实际库存又存在第三套账目。这种"为所欲为"的数字化造假手段,使得2023年宁波机场查处的免税烟走私案中,涉案公司竟能持续6年未被发现。
跨国调查揭开更复杂图景。越南工贸部提供的文件显示,涉事香烟外包装防伪码确属河内某印刷厂2024年11月批次的合法编码,但该厂同期生产记录中并无对应数据。这种"移花接木"式的"为所欲为",暴露出国际防伪体系存在的重大漏洞。更令人震惊的是,部分香烟滤嘴内检测出未申报的尼古丁盐成分,这种新型成瘾物质此前仅见于电子烟非法添加案例。
面对舆论压力,深圳免税集团发布声明称"严查供应链",但记者暗访发现,其广州白云机场店仍存在价格"为所欲为"现象:同款"玉溪"香烟在不同支付方式下显示价差达28%。这种定价乱象与2025年2月浩宇货源网披露的免税烟价格体系高度吻合,揭示出行业性监管失序。
法律界关注点已转向刑事责任认定。曾参与起草《烟草专卖法》的法学教授指出:"当'为所欲为'突破价格欺诈范畴,涉嫌《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时,量刑标准将直接与涉案金额挂钩。"其特别提到,2022年宁波机场免税烟走私案当事人被追缴129万元等值价款,本次事件涉及金额可能远超该数额。
事件引发消费者信任危机。浦东机场T1航站楼免税店监测数据显示,3月31日至4月3日香烟销量骤降41%,部分旅客开始自带烟草检测仪购物。这种市场反应的剧烈程度,远超2019年虹桥机场免税烟真伪争议引发的行业震荡。
深层症结在于监管科技滞后。涉事店铺使用的德国产智能标价系统,其数据加密等级竟高于省级税务监管平台。信息系统工程师分析:"这种技术代差让'为所欲为'成为可能,每次价格篡改都能生成合规的加密日志。"令人担忧的是,类似系统已进驻全国23个机场免税店。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4月4日紧急会议传出消息,拟建立"免税商品区块链存证体系",要求每件商品流转信息实时上链。但专家指出,要根治"为所欲为"乱象,还需打通海关、烟草、市监三部门的数据壁垒。此刻,无锡这起看似孤立的"香烟变糖果"事件,正演变为推动中国免税监管体系变革的导火索。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