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一手交钱”

近日,一则关于"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的隐秘交易链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据消费者向本报反映,部分商家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承诺吸引买家,实则通过伪造物流信息、混装假烟等手段实施欺诈。这一现象已引起多地烟草专卖局警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3月31日发布的专项行动通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查处非法卷烟案件同比激增127%,其中涉及"免税香烟货到付款"的投诉占比达43%。

4月1日,深圳消费者李女士(化名)向记者讲述受骗经历。她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免税正品支持验货"的广告,以市场价55%的折扣购入两条某品牌香烟。"快递员要求先付全款才能拆箱,结果拆开发现是发霉的劣质烟。"李女士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商家使用"XX商贸"等模糊名称开具电子收据,收款账户在完成交易后12小时内注销。这种"一手交钱"的支付方式,使消费者面临钱货两失的风险。

调查发现,这类"低价正品免税香烟"交易存在多重猫腻。犯罪团伙利用保税区政策漏洞,将走私烟与仿制烟混装销售。在浙江某口岸3月28日查获的案件中,标称"免税正品"的237箱卷烟中,41%为非法生产的假冒产品,焦油含量超标2.3倍。更令人担忧的是,部分假烟检测出禁用工业香精,长期吸食可能引发呼吸系统疾病。

"所谓‘一手交钱’的货到付款,实质是规避监管的障眼法。"中国烟草经济研究所专家王振华指出,正规免税商品必须通过海关监管场所销售,且单次购买不得超过规定数量。网络兜售的"免税香烟"多属走私或假冒产品,商家通过频繁更换收款账户、使用虚拟运营商号码等手段逃避追查。某第三方支付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3月涉及烟草交易的异常账户举报量环比上升89%。

关注!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一手交钱”

在技术手段加持下,非法交易呈现专业化趋势。犯罪团伙通过篡改物流信息系统,将发货地伪造成保税区或免税仓。广州警方4月2日通报的案件显示,某团伙利用改号软件伪造海关清关短信,使消费者误以为购买的是正规渠道商品。其资金通过虚拟货币钱包流转,最终流向境外账户,给案件侦破带来极大难度。

值得注意的是,"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骗局正在向县域市场渗透。湖南某县市场监管部门3月29日查获的案例中,违法分子以"扶贫助农"名义向农村小卖部供货,实际销售的却是非法生产的劣质烟。检测报告显示,这些香烟的苯并芘含量超标14倍,重金属残留量达到国家标准的6.8倍。

关注!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一手交钱”

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烟草专卖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非法经营卷烟货值超过5万元即构成刑事犯罪。但在司法实践中,网络售烟存在电子证据固定难、跨境管辖权界定模糊等问题。202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显示,近三年审结的非法经营烟草案件中,仅有23%的消费者成功追回损失,凸显"一手交钱"交易模式的风险性。

面对乱象,国家烟草专卖局于3月25日升级卷烟追溯系统,新增区块链存证功能。消费者扫码即可查验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信息,目前已有98.6%的正规渠道卷烟实现"一物一码"管理。同时,公安部等五部门联合开展的"净网2025"专项行动,已将非法网络售烟列为重点打击对象,截至4月3日全国已关闭违法网站63个,冻结涉案资金超2.3亿元。

在厦门某保税区免税店,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正规购买流程:"消费者需持身份证在海关监管区完成购买,每单交易数据实时上传国家烟草专卖系统。"这种阳光化交易模式与网络上的"一手交钱"私下交易形成鲜明对比。业内人士表示,随着海关部门扩大"人脸识别+电子围栏"技术应用范围,非法免税香烟的流通空间将持续收窄。

本报提醒消费者,切勿轻信"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宣传,购买烟草制品应选择具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实体店铺。如发现违法线索,可拨打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举报,核查属实的最高可获5万元奖励。在这场打击非法烟草交易的攻坚战中,既需要执法部门的雷霆出击,也需要每位公民筑牢防范意识。

关注!低价正品免税香烟货到付款“一手交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