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爆来袭!精仿香烟货源网发布平台“广而告之”

近日,一则关于“精仿香烟货源网发布平台广而告之”的消息在部分社交平台引发争议。江苏苏州消费者王先生(化名)向记者反映,其浏览短视频时频繁刷到“免税正品香烟代发”“高仿外烟厂家直销”等广告,点击链接后进入名为“全球烟草直通车”的网站,页面赫然标注“支持一件代发”“海关包清关”等宣传语。记者调查发现,此类宣称“广而告之”的精仿香烟货源平台,正游走于法律与监管的灰色地带。

劲爆来袭!精仿香烟货源网发布平台“广而告之”

7月28日,国家烟草专卖局联合公安部通报了上半年打击制售假烟网络案件情况,数据显示全国共查处涉案金额超23亿元的假烟案件412起,其中近三成通过“货源网站引流—物流代发—社交平台收款”的模式运作。这与王先生的经历不谋而合。他曾在某货源平台支付6800元订购10条“精仿和天下”卷烟,收货后发现包装与正品高度相似,但扫码防伪标识无法验证。“对方坚称这是‘免税版本’,还承诺下次下单可以‘广而告之’推荐给更多客户。”王先生表示,由于担心法律风险,最终未选择再次购买。

“所谓精仿香烟本质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其生产、销售均涉嫌刑事犯罪。”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刑事辩护律师李明指出。记者在裁判文书网查询发现,2023年6月浙江省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件中,被告人通过类似货源网发布平台销售精仿中华香烟,因非法经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值得注意的是,该团伙为规避监管,将“广而告之”的宣传语替换为“高性价比烟草资源对接”,但仍被警方通过资金流水锁定犯罪链条。

业内人士透露,部分货源平台采用“技术隔离”手段逃避打击:服务器架设在境外,使用虚拟货币结算,甚至利用AI换脸技术伪造“厂家实地考察”视频。8月3日,腾讯安全反诈骗实验室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黑灰产治理报告》显示,涉烟草类违规账号封禁量环比增长55%,其中超60%的链接跳转至标注“广而告之”的独立站。某电商平台风控负责人向记者证实:“这些网站通常存活周期不超过72小时,但会通过更换域名、克隆页面等方式反复上线。”

尽管风险重重,仍有消费者被低价诱惑。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某货源网客服,对方发来的价目表显示,“精仿黄鹤楼1916”每条售价仅为正品市场价的四分之一,且承诺“支持验货后付款”。当记者追问货源合法性时,客服迅速撤回消息并推送新链接,页面醒目位置写着“广而告之: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展示,交易行为与本站无关”。对此,市场监管总局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司工作人员明确表示:“无论是否直接参与交易,为假冒商品提供广告宣传服务已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规定。”

健康隐患同样不容忽视。中国疾控中心2022年发布的检测报告指出,精仿香烟中焦油含量普遍超标2-3倍,且含有正品烟草中未检出的工业硫磺、重金属等成分。呼吸科专家提醒,长期吸食此类产品可能引发支气管炎甚至肺癌。然而,部分货源平台为打消消费者顾虑,竟伪造“国际质检证书”,某网站上展示的“SGS认证文件”经记者核验,其备案编号与瑞士SGS集团官网公示信息完全不符。

随着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精仿香烟产业链的生存空间正在被压缩。8月10日,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3”专项行动,将打击制售假烟犯罪列为重点任务。江苏、福建等地警方已运用大数据追踪资金流、物流信息,成功打掉多个“广而告之”型网络售假团伙。法律界人士建议,消费者若发现相关线索,可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官网“打击假烟”专栏或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进行举报。

劲爆来袭!精仿香烟货源网发布平台“广而告之”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再次尝试访问王先生提供的货源网站,页面已显示“无法连接”。这场关于精仿香烟货源平台“广而告之”的闹剧,再次印证了“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真理。正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在最新公告中强调的:“任何试图为假冒卷烟披上合法外衣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严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