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烟悦网正品店“品质保证”
近日,知名烟草电商平台烟悦网因"品质保证"承诺陷入舆论漩涡。该平台主打的"100%正品溯源"服务体系遭遇消费者质疑,一场关于网络购烟真伪鉴定的信任危机正在发酵,事件发展持续引发公众对电商平台品控机制的热议。
5月28日,北京朝阳区消费者李泽明(化名)向记者展示其在烟悦网正品店购买的某品牌香烟。通过平台提供的"一物一码"防伪系统查询,页面显示该产品为"未激活的全新正品",但经中国烟草质量监督检测中心鉴定,卷烟纸上的激光打孔存在异常。"花正品价钱买到高仿货,所谓的品质保证成了空头支票。"李泽明提供的交易记录显示,其于5月15日通过平台"闪电购"通道下单,次日便收到顺丰寄来的包裹。
记者实地探访烟悦网位于杭州的仓储中心发现,其宣称的"三重质检"流程存在执行漏洞。物流监控视频显示,5月20日某批次到货的200件商品中,仅随机抽检了15%的货品。这种抽样比例与平台公示的"全检入库"标准明显不符,现场工作人员解释称"大促期间执行特殊流程"。业内人士透露,部分电商平台为追求配送时效,确实存在"抽检比例弹性化"的操作空间。
面对质疑,烟悦网运营方于5月30日发布《质量白皮书》,公布最新升级的防伪溯源系统。新系统引入区块链存证技术,消费者可查看商品从出厂到物流的全链条信息。但记者实测发现,某款售价680元的香烟扫描溯源码后,仅显示2023年的检验报告,缺少2024年最新质检记录。这种信息断层让"品质保证"的真实性再打折扣。
"电商平台的品控承诺不能停留在纸面。"中国消费者协会法律顾问陈敏指出,根据《电子商务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商品质量与承诺相符。她提醒消费者注意,部分平台利用"专供电商"等特殊标识规避线下比价,实际可能降低产品标准。北京市烟草专卖局官网显示,2024年已查处3起网络售烟违规案件,其中两起涉及"阴阳标签"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烟悦网事件暴露出新型售假手段。某检测机构工程师向记者演示,通过专业设备可复制防伪芯片数据,克隆出的溯源码能通过普通扫码验证。"这种高仿品成本每条增加15元,但售价能提高200元。"该工程师提供的实验数据显示,市面流通的假冒溯源标签识别准确率仅78.6%,这意味着超过两成的"品质保证"可能暗藏猫腻。
事件发酵过程中,一个细节引发行业深思。李泽明购买的争议商品,其外包装与正品相似度达95%,普通消费者肉眼难辨真伪。烟草行业专家王建国分析,这种现象倒逼企业升级防伪技术:"建议引入NFC芯片或光谱识别等新型验证手段,让品质保证真正落到实处。"江苏某卷烟厂技术人员透露,新一代防伪包装已在试制,预计成本将上升8%-12%。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介入调查。记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到,烟悦网运营主体近期新增两条经营异常信息,涉及"公示信息隐瞒真实情况"。浙江省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究制定《网络售烟平台合规指引》,拟要求平台设立质量保证金制度,这或将重塑电商行业的"品质保证"标准。
截至6月3日,烟悦网投诉处理页面显示,累计收到质量争议订单187件,较上月激增300%。平台客服给出的解决方案包括退货退款、补偿优惠券等,但仍有43%的消费者坚持要求"假一赔十"。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若平台明知商品存在瑕疵仍销售,消费者可主张三倍赔偿,但具体认定需要专业机构出具鉴定报告。
这场由"品质保证"引发的信任危机,正在推动行业变革。记者注意到,京东、天猫等主流电商已悄然下架部分烟草周边商品,改为跳转至品牌官网交易。某跨境电商平台负责人坦言:"我们宁可将抽检成本提高20%,也要守住品质保证这条生命线。"随着国家烟草专卖局加大网络监管力度,电商平台的品控体系或将面临更严苛的考验。
李泽明的维权行动仍在继续,他已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交诉讼材料。在等待司法鉴定的过程中,这位IT工程师开发出一款开源验真小程序,短时间内获得2万次下载。"希望用技术手段打破信息不对称,让品质保证不再是一句空话。"他的个人实践,意外成为这场质量风波中最具建设性的注脚。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