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哪里有外烟实体店“有恃无恐”
突发!哪里有外烟实体店“有恃无恐”
近日,广州天河区一家便利店因公开售卖外烟被查处事件,揭开了外烟实体店"有恃无恐"经营的冰山一角。记者调查发现,在高压监管态势下,仍有部分商家通过伪装货架、熟客交易等隐蔽方式持续销售外烟,其猖獗程度暴露出新型烟草制品监管体系的深层漏洞。
4月3日晚,天河区市场监管局突击检查车陂南某24小时便利店时,在冷藏柜夹层查获"万宝路黑冰""七星蓝莓"等外烟47条。这些印着"免税专供"字样的卷烟,经快速检测显示焦油含量超标2.3倍,防伪标识与海关数据库信息不符。"商家将外烟混装在进口食品包装盒里,这种有恃无恐的销售模式已形成标准化操作流程。"执法人员向记者展示的监控录像显示,该店店员对熟客采用"三敲柜台"的暗号交易方式——敲击三次即取出隐藏商品。
这种有恃无恐的销售模式并非个例。在白云区城中村暗访时,记者亲历了更隐蔽的交易场景:某士多店货架上整齐码放国产卷烟,但当记者用手机展示某外烟包装图片后,店主立即拉下卷帘门,从天花板夹层取出"HEETS琥珀"等加热不燃烧烟草制品。"现在风声紧,只做熟客。"该店主透露,其货源来自珠海某物流公司冷藏车夹带入境,月均销售量仍保持在200条以上。
消费者的亲身遭遇印证了监管盲区的存在。从事IT行业的王先生(化名)向记者展示其4月1日在越秀区某烟酒店购买的"古巴高希霸雪茄",经烟草质量检测站鉴定为福建云霄产仿制品。"商家信誓旦旦保证是古巴原装进口,小票却开成茶叶礼盒。"这种有恃无恐的造假行为,导致王先生维权时陷入"商品与票据不符"的法律困境。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广州12315平台受理的烟草类投诉中,72.3%涉及外烟真伪纠纷。
法律界人士指出,有恃无恐现象的根源在于制度性漏洞。《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虽明确规定外烟销售需持特种许可证,但现行法规未将加热不燃烧制品等新型烟草纳入专卖范畴。这种滞后性导致基层执法面临"无法可依"窘境,某区市监局工作人员坦言:"查获新型烟草制品时,常需联合海关、烟草局等多部门会商定性,耗时耗力易贻误战机。"
监管科技的升级正在改变博弈格局。4月4日,广州烟草专卖局启用"慧眼2025"AI识别系统,通过比对12项微观防伪特征,将外烟鉴别速度提升至3秒/盒。该系统试运行首周即在荔湾区某仓储超市识别出伪装成进口巧克力的外烟包裹132件。与此同时,白云机场海关查获的案例显示,走私分子开始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将整条外烟拆分为单包装混入母婴用品运输。
这场猫鼠游戏的背后,暴露出更深层的产业链问题。某匿名物流从业者透露,部分快递企业利用"生鲜通道"的特殊政策,将外烟藏匿于冷链运输箱体夹层。"每单收取200-500元‘特殊服务费’,形成有恃无恐的利益共同体。"这种系统性漏洞,使得2024年广州海关查获的烟草走私案中,73.6%通过正规物流渠道实施。
面对有恃无恐的市场乱象,消费者权益保护亟待加强。广东省消委会最新发布的《新型烟草制品消费警示》建议,购买外烟时应要求商家出示"一烟一码"溯源码,并登录"中国烟草市场监管"公众号进行双重验证。而对于王先生的遭遇,法律专家建议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主张"退一赔三"的惩罚性赔偿。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回访涉事便利店发现,其卷帘门已张贴"停业整顿"公告,但相邻店铺仍有多名消费者在比划特殊手势询购外烟。这种有恃无恐的顶风作案,印证了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的研判:"打假治乱需要建立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监管闭环。"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修订稿进入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这场关乎公共健康和市场秩序的攻坚战,正迎来破局的关键时刻。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