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料!一手外烟“包罗万象”
近日,一款号称"包罗万象"的跨境香烟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记者调查发现,该灰色产业链通过境内外联动模式,以"免税正品""特殊渠道"为噱头,形成覆盖30余个国家、200多个品牌的地下销售网络。这种"包罗万象"的外烟生意,正在挑战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监管边界。
在深圳从事跨境电商的李先生向记者透露,其微信联系人中至少有5个专业外烟代购。"上周看到朋友圈有人发古巴高希霸雪茄的到货视频,标价只有免税店的六成,确实让人心动。"李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某代购声称可以提供"从东南亚免税仓直邮到家"的服务,商品清单里既有日本七星、韩国爱喜等常见品牌,也不乏俄罗斯版万宝路等罕见品种,真正做到了"包罗万象"。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系到一位自称"老K"的供应商。其提供的价目表显示,硬中华每条680元,软中华850元,价格均低于正规渠道30%以上。"这些都是从越南、老挝的免税渠道弄来的,绝对保真。"当被问及运输风险时,对方发来一张标注"电子产品"的报关单照片,"包通关,被扣包赔"的承诺显得底气十足。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包罗万象"的流通模式,实则是利用跨境电商政策漏洞进行的走私活动。
在杭州某检测机构,记者见到了正在等待鉴定结果的张先生。他上月通过微商购买的10条外烟中,有3条出现滤嘴脱落、烟丝发霉的情况。"对方说这是欧洲版工艺差异,但我查了欧盟烟草标准根本对不上。"检测报告显示,这些标称德国生产的香烟,焦油含量竟高达15mg,远超欧盟规定的10mg上限。这种"包罗万象"的乱象,让消费者权益保护陷入真空地带。
海关部门2023年数据显示,全国共查获走私卷烟案件1.2万起,案值逾23亿元,同比上升17%。值得关注的是,新型走私手法层出不穷,近期宁波海关破获的案值5.3亿元走私案中,犯罪分子将香烟伪装成汽车配件,通过中欧班列进行运输。这种"包罗万象"的走私花样,给监管带来全新挑战。
"所谓一手货源,本质是境内外勾结的非法经营链条。"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正规进口卷烟必须取得《烟草专卖许可证》,且需加贴中文标识并缴纳综合税率为56%的税费。那些号称"包罗万象"的渠道商,多数涉嫌走私普通货物罪或非法经营罪。法律专家指出,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条,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涉案金额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记者发现大量使用"茶饼""文具"等代号的商品链接。点开某个标价888元的"古巴特产"链接,客服立即发来香烟实拍图。这种"包罗万象"的规避手段,使得网络平台监管形同虚设。值得深思的是,部分消费者明知风险仍趋之若鹜,"抽外烟有面子""比国产烟柔和"等心理,正助长着灰色市场的膨胀。
随着电子烟纳入烟草专卖监管体系,传统卷烟的非法流通更显隐秘。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实测发现,通过"外烟""免税"等关键词搜索,仍可轻易找到上百个相关账号。这些账号通过频繁更换头像、地域伪装等手段,构建起"包罗万象"的营销矩阵。网络安全专家提醒,此类交易存在资金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多重风险。
在广东湛江海关的销毁现场,堆积如山的走私香烟正在被投入高温焚烧炉。海关人员透露,近期查获的走私烟中首次出现添加新型香精的"水果烟",这类产品尚未通过任何国家的卫生认证。面对"包罗万象"的违规产品,消费者如何辨别真伪?业内人士建议,正规进口卷烟外包装须有"由中国烟草总公司专卖"字样,且条盒启封处贴有防伪溯源二维码。
这场围绕"包罗万象"外烟的攻防战仍在持续。据知情人士透露,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利剑2023"专项行动已锁定重点区域,跨境数据追踪系统和智能图像识别技术正被应用于走私预警。当记者问及治理难点时,某省级烟草专卖局负责人坦言:"新型社交电商的碎片化传播,让'包罗万象'的非法销售更具隐蔽性,需要建立多方联动的长效机制。"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已有7家涉嫌非法经营外烟的企业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买卖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即便不知情代购,转发销售信息也可能构成共同犯罪。在这场"包罗万象"的暗流中,每个参与者都面临着不可预知的法律风险。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6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