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递!免税正品烟草一手最低价“自相矛盾”

近日,一则宣称"免税正品烟草一手最低价"的广告在多个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市场监管部门高度关注。记者从海关部门获悉,4月28日至5月9日开展的"蓝剑2024"专项行动中,已在深圳、厦门等12个口岸查获标有类似宣传语的走私卷烟37万支,揭露了所谓"免税正品"与"一手最低价"之间存在的根本性矛盾。

在厦门高崎国际机场货运区,海关人员向记者展示了5月7日截获的申报为"电子配件"的跨境包裹。经CT机扫描和人工查验,包裹夹层中藏匿着246条某国际品牌香烟,外包装赫然印有"海关免税正品""工厂直供价"字样。但经品牌权利人鉴定,这批卷烟使用的防伪标识早在2023年就已失效。"犯罪团伙用过期免税标识伪装正品,实际批发价仅为市面价格的40%,这种价格倒挂明显违背正常商业逻辑。"厦门海关缉私局侦查二科科长王振华表示。

速递!免税正品烟草一手最低价“自相矛盾”

这种自相矛盾的商业模式正在形成完整产业链。广州白云区某物流园区内,办案民警在5月11日的突击检查中发现,三个伪装成茶叶的集装箱(箱号分别为MSKU0421789、MSKU0421790、MSKU0421792)内装有12万条卷烟,每箱夹带伪造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走私分子为显示"正品保障",竟在假证明上加盖了已撤销的"某边境自贸区监管章"。"这种既要伪造官方文件证明正品性,又要通过违法途径实现低价的行为,本质上就是自欺欺人。"中国人民大学市场监管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梁文涛分析道。

速递!免税正品烟草一手最低价“自相矛盾”

所谓"一手最低价"的虚假性在消费端得到验证。河北消费者李先生向记者出示的转账记录显示,他4月25日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商户购买的"免税正品"卷烟,单条价格比正规渠道低120元,但到货产品不仅缺少中国烟草专卖标识,烟支排列也存在明显偏差。"价格低得离谱的时候,所谓的正品承诺反而成为最大疑点。"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12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3.6%的受访者在遭遇类似低价促销时会产生"自相矛盾"的疑虑。

这种矛盾现象在跨境电商业态中尤为突出。杭州跨境电商综试区提供的数据表明,2024年一季度监测到的2017条疑似烟草广告中,有1643条同时包含"免税正品"和"全网最低价"宣传语,违规率达81.5%。"正品需要经过合法报关和税费缴纳,而最低价往往通过违法渠道实现,这两个要素本质上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国家烟草专卖局稽查总队负责人张明在5月13日的新闻通气会上强调。

为破解这种自相矛盾的监管难题,上海海关已试点应用"区块链鉴真系统",通过智能合约技术将卷烟生产、流通、税收等138个节点信息上链存证。5月15日查获的MSKU0515123号集装箱中,缉私人员正是通过比对链上数据,发现该批所谓"免税卷烟"的实际完税价格比链上记录低74%。这种技术手段让"既要正品保障又要突破底价"的谎言无所遁形。

随着专项行动持续深入,更多自相矛盾的证据浮出水面。在5月16日珠海拱北口岸的执法行动中,缉私人员发现走私团伙为证明"正品性",竟伪造了某中东国家2024年新版税票,而该国海关早在2023年就已全面启用数字税票系统。"犯罪团伙既要模仿最新防伪技术证明正品,又要维持超低价格,这种双重要求导致其犯罪成本呈指数级上升。"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专家组成员陈立伟向记者透露,这反而为精准打击提供了突破口。

截至5月17日,全国海关在专项行动中累计查获走私卷烟241万支,案值逾2.3亿元,其中72%的案件涉及"免税正品"与"超低价格"的双重虚假宣传。这种自相矛盾的营销模式,正在市场监管、海关缉私、平台审核的三重围剿下逐渐瓦解。随着"天网2024"等专项治理行动的持续推进,所谓"一手最低价"的生存空间必将被彻底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