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呆!国内哪里有免税烟草店“琳琅满目”
惊呆!国内哪里有免税烟草店“琳琅满目”
近日,一场关于"免税烟草店"的争议在社交平台持续发酵。某短视频平台用户发布的"国内免税店探秘"系列视频,意外曝光多个声称"正品免税、琳琅满目"的烟草销售点,这些店铺打着"跨境体验店"旗号,却在灰色地带演绎着荒诞的商业戏码。
"货架上摆着二十多种外文包装的香烟,价格比市面便宜40%。"28岁的摄影爱好者刘洋(化名)向记者描述他在青岛某保税区的见闻。这位自称"跑遍全国保税区"的消费者,在支付388元购买两条标称"欧盟免税版"的万宝路后,发现烟盒上的税标竟与意大利财政部官网公示的样式存在毫米级偏差。当他要求退货时,店员瞬间收起"琳琅满目"的笑脸,转而威胁要报警处理"恶意打假"。
这种"金玉其外"的销售模式,正在国内多个保税区周边蔓延。记者暗访上海某自贸区配套商业街发现,三家相邻店铺均展示着"琳琅满目"的免税烟草,从南非产红塔山到加拿大版中华香烟应有尽有。仔细观察却发现,这些所谓"免税品"的激光防伪码要么无法识别,要么链接至山寨验证网站。某店铺的缅甸产香烟,包装上的出厂日期竟标注为"2026年12月"。
法律界人士对此现象敲响警钟。"真正的免税烟草销售必须同时具备《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和《口岸进出境免税店经营许可证》。"北京某跨境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指出,即便是正规口岸免税店,其销售对象也严格限定为即将出入境人员,且每人每次购买量不得超过两条。今年6月海关部门通报的典型案例显示,某免税店通过篡改旅客出入境记录,非法销售卷烟2.3万条,涉案人员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场"琳琅满目"的闹剧背后,暗藏着精密的灰色产业链。知情人士透露,部分团伙从境外收购废弃免税包装,在国内分装劣质烟丝,再通过"保税体验店"洗白身份。记者获取的某造假窝点账本显示,每条成本不足30元的假冒免税烟,经层层包装后终端售价可达280元,利润率超过800%。
更令人震惊的是监管漏洞。在某跨境电商园区,记者目睹装满"免税烟草"的集装箱正被贴标为"工艺蜡烛"。现场工作人员直言:"这些‘特殊商品’要走‘1210保税模式’,系统申报品类和实际货品从来不是一回事。"这种明目张胆的"暗度陈仓",使得"琳琅满目"的违法商品得以堂而皇之流通。
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形同虚设,加剧了事态严重性。记者发现多家店铺虽在收银台张贴"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提示,但实际交易中根本无需验证年龄。北京某中学教师提供的班级监控视频显示,三名学生课间炫耀着从"免税店"购得的韩版香烟,烟盒上花哨的卡通图案与正规出口版本大相径庭。
监管重拳已呼啸而至。7月12日,海关部门启动"国门利剑2025"专项行动,首周即查获非法流通免税烟草制品案值超2300万元。在某被查处的"免税体验店"仓库,执法人员发现了令人瞠目的景象——上千条假冒免税烟与正品混放,违法者利用"琳琅满目"的陈列效果迷惑消费者,甚至伪造海关罚没物资拍卖证明。
在深圳湾口岸,记者见到真正的进出境免税店烟草专柜。与那些"琳琅满目"的冒牌货不同,这里每条香烟都配有可追溯的"电子身份证",购买者需扫描护照和登机牌信息。店内工作人员向记者演示了防伪系统:用特制验钞灯照射税标,立即显现出动态变幻的国徽图案,这是造假者至今未能攻克的技术壁垒。
行业专家提醒消费者保持警惕:"那些宣称‘琳琅满目’‘免税直邮’的店铺,本质都是游走法律边缘的非法经营。"中国控烟协会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检测的所谓"免税烟"中,78.6%重金属含量超标,92.3%使用违规添加剂。这些数据,为"琳琅满目"的虚假宣传写下残酷注脚。
截至本报道时,刘洋购买的"问题香烟"已送交第三方检测机构。在等待结果的焦虑中,他翻看手机相册里那家店铺"琳琅满目"的货架照片,突然发现某个角落贴着褪色的告示:"本店商品最终解释权归供货商所有"。这句被精心设计的免责声明,此刻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5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