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防城港市市场监管部门在边境贸易区查获12吨走私烟丝的消息引发震动。这场涉及跨境物流、直播带货、社群团购等多重渠道的案件,暴露出当前手卷烟丝交易已形成"线下转线上、境内境外联动"的隐秘网络,消费者只需在社交平台输入特定暗语,就能找到"渠道多样"的购买路径。

"刷到'手作烟斗丝'的直播间,主播说能定制不同产地的烟丝。"28岁的文玩店主张海(化名)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交易记录。上个月他通过某短视频平台推荐的链接,以每公斤380元的价格购入标注为"云南陈年窖藏"的烟丝,到货后却发现实际是混有碎叶的劣质品。当他想通过平台投诉时,发现该直播间已更名为"茶文化体验馆",商品链接悉数消失。

这种"渠道多样"的交易模式正衍生出新型监管难题。防城港海关缉私局数据显示,今年1-7月查获的57起烟草走私案件中,有23起涉及伪装成"手工艺品""香料原料"的烟丝包裹。违法商家通过拆分包装、虚报品名等方式,利用跨境电商通道进行分销,部分团伙甚至开发出"境外直邮+境内微商代发"的复合型销售体系。

"正规烟丝流通必须持有烟草专卖品准运证。"中国人民大学市场监管法律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国平指出,某些商家将烟丝混入茶叶、中药材等货品中运输,实质上是在规避《烟草专卖法》的约束。记者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实测发现,搜索"手卷丝原料"会触发屏蔽机制,但改用"手作耗材 可定制"等关键词后,立即弹出多个标明"渠道多样、产地可选"的商品页面。

最新关注!手卷烟丝在哪买“渠道多样”

隐蔽的交易方式背后潜藏多重风险。广西烟草质量检测站对查获的走私烟丝检测显示,86%的样本霉菌总数超标,32%含有未申报的化学添加剂。更值得警惕的是,部分商家为提升烟丝口感,违规添加甘油、丙二醇等电子烟成分,消费者长期吸食可能导致呼吸道损伤。

"平台算法推荐不应成为违法交易的推手。"中国控烟协会专家吴敏透露,某些直播平台利用"兴趣标签"向文玩、户外运动爱好者推送烟丝广告,通过"货不对板""错发漏发"等手段规避监管。记者追踪发现,一个标注"手作工作室"的账号,30天内更换7次商品名称,从"烘焙原料"到"香道耗材"不断变换身份,实则持续销售境外烟丝。

最新关注!手卷烟丝在哪买“渠道多样”

这种"渠道多样"的乱象已催生完整产业链。在广东某货运集散地,记者发现多个档口提供"烟丝代打包"服务,商家将烟丝分装进标注"工艺品"的纸箱,通过物流系统发往全国。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灰色渠道往往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单件包裹重量控制在2公斤以下,利用个人寄递渠道的抽检漏洞进行渗透。

面对日益猖獗的非法烟丝交易,国家烟草专卖局于8月启动"净网2023"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利用直播电商、社群团购等新业态进行的违法销售。但执法人员坦言,违法分子采用的"多平台引流+私域流量交易"模式,给证据固定带来极大挑战。在浙江查处的某起案件中,商家通过20个不同账号在5个平台发布广告,最终交易却全部导向私人微信账号。

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提醒,看似"渠道多样"的购买方式实则布满陷阱。防城港查获的走私烟丝中,部分越南产烟丝携带的链格孢菌含量超标14倍,这种强致癌物可引发肺部真菌感染。更有多地出现以"免税烟丝"为噱头的电信诈骗案件,消费者付款后即被拉黑。目前淘宝、京东等平台已上线"烟丝"关键词过滤系统,但如何识别不断翻新的变体表述,仍是平台治理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