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横跨多省的非法烟草经营网络被彻底斩断,揭开了地下市场所谓"货源广进"的隐秘通道。4月3日至5日,芒市、赤峰两地接连曝光的非法经营案件,暴露出新型烟草制品流通模式正通过社交平台、物流夹带等方式构建起"货源广进"的黑色产业链,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新消息!香烟在哪里进货“货源广进”

在芒市勐戛镇法治文化广场,230余名群众目睹了一场特殊的庭审。被告人殿某某未经许可非法经营烟草专卖品,其搭建的销售网络覆盖周边三县九乡,通过"熟人介绍+移动支付"模式实现"货源广进"。法院当庭出示的证据显示,该团伙利用改装农用车运输,将非法卷烟伪装成土特产礼盒流通市场。无独有偶,赤峰警方同期捣毁的非法加工窝点内,18000斤劣质烟丝与专业切丝机同时曝光。犯罪嫌疑人刘某某等人通过河北、内蒙古两地的"前店后厂"模式,形成"采购-加工-分销"的"货源广进"体系,仅11个月便牟利200余万元。

"这些所谓'渠道商'的供货能力超乎想象。"参与赤峰案件侦办的经侦民警向记者透露,犯罪团伙在短视频平台以"厂家直营""免税批发"为噱头招揽客户,利用"电子配件""机械零件"等虚假物流信息,日均发货量可达300公斤。4月5日查获的物流单据显示,其下游代理商遍布23个城市,真正实现了跨区域"货源广进"。这种新型流通模式甚至影响到正规市场,某连锁便利店店长坦言:"我们月均销售1200条卷烟中,有3%的顾客会对比网络渠道价格,抱怨实体店'进货渠道不够广'。"

值得警惕的是,非法烟草的"货源广进"已出现技术升级迹象。芒市查获的非法卷烟中,82%使用真烟盒二次封装技术,部分批次甚至能通过常规验真程序。烟草质检专家在分析赤峰案件查获的烟丝时发现,犯罪团伙通过添加香精成分模仿品牌香烟口感,这种"以次充好"的手段让普通消费者难辨真伪。"这些烟丝焦油含量超标4.2倍,长期吸食会导致呼吸系统损伤。"专家强调。

新消息!香烟在哪里进货“货源广进”

面对日益隐蔽的非法流通,执法部门正构筑多重防线。芒市法院在庭审现场同步开展普法教育,向230名旁听群众发放的《烟草专卖法规手册》中,特别标注了"货源广进"等网络暗语的违法性。赤峰警方则创新运用物流大数据分析,通过比对"电子配件"类包裹的重量、流向特征,成功锁定17个可疑中转仓库。4月6日最新消息显示,两地案件已形成跨区域协查机制,累计冻结涉案账户51个,拦截在途非法烟草制品1200余件。

随着《电子烟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烟草专卖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正规渠道卷烟外包装均印有专卖标识码,可通过"中国烟草"官网验证真伪。对于网络平台所谓"厂家直供""免税特价"等"货源广进"的宣传,执法人员建议立即向12313烟草专卖举报热线反映。截至发稿时,全国已有28个城市展开烟草市场专项整治,这场阻断非法"货源广进"通道的攻坚战正在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