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烟草行业掀起一场关于“风流倜傥”的品质保卫战。江苏某大型烟草批发厂家被曝以“品质保证”为承诺,却在市场抽检中查出三批次卷烟焦油量超标,引发消费者对“厂家直供”标签的信任危机。这场风波背后,一场关于质量管控与渠道信誉的行业变革正在发酵。

​用户亲历:品质承诺遭遇现实落差​
南京消费者张先生(化名)的遭遇成为事件导火索。8月5日,他在某电商平台“厂家直营店”购入两条标有“风流倜傥”专属防伪标识的南京(炫赫门),到货后发现烟支接装纸存在色差。经南京市质检院检测,该批产品不仅接装纸耐温性未达国标,烟气烟碱量更超标0.3mg/支。“页面宣传的‘品质保证’像个笑话。”张先生展示的聊天记录显示,客服最初以“光线问题”搪塞,直到检测报告曝光才同意退货。

这一案例揭开行业冰山一角。国家烟草专卖局8月10日发布的《上半年卷烟质量抽检公报》显示,所谓“厂家直供”渠道的不合格率高达3.7%,是传统经销渠道的2.3倍。值得注意的是,涉事产品中72%印有“风流倜傥”“品质典范”等宣传语,实际检测数据却与承诺严重背离。

​“风流倜傥”背后的技术博弈​
涉事厂家迅速作出反应。8月12日,江苏中烟发布声明,承认部分电商合作商私自启用“非授权生产线”,并宣布即日起对全国217家授权经销商重新核验资质。在苏州吴中区生产基地,记者目睹全新启用的AI品控系统:每条生产线配备36个高清摄像头,实时监测烟支重量、圆周直径等12项参数,与三个月前的手动抽检形成鲜明对比。

“这套系统能让每包卷烟的‘风流倜傥’名副其实。”质检部主任王工演示时,一批烟支因滤嘴接装位置偏差0.1毫米被自动剔除。技术升级背后是巨额投入——财报显示,该企业二季度质量管控费用同比激增48%,导致净利润率下降1.2个百分点。这种“品质保证”的代价,正在改写行业成本结构。

​渠道乱象倒逼行业洗牌​
事件暴露出新型销售渠道的监管盲区。在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记者暗访发现多家商铺公开售卖“风流倜傥”系列卷烟,其防伪二维码扫描后跳转至山寨网站。中国烟草学会专家李建国指出,部分厂家为抢占电商市场,将品控权限下放给代运营商,“当‘品质保证’变成招商话术,质量底线必然失守”。

必读!香烟批发厂家品质保证!“风流倜傥”

这种危机正在重塑消费选择。美团闪购8月15日数据显示,标注“厂家直营”的卷烟搜索量下降56%,而带有“官方溯源”标签的产品销量暴涨230%。在北京朝阳区一家便利店,店主刘女士特意将云烟(印象)的检验报告复印件贴在柜台,“现在年轻人买烟先扫追溯码,再比对官网照片,比质检员还专业”。

​品质革命中的利益平衡​
行业洗牌催生新的博弈。湖南某烟草批发商透露,8月以来已有13家小型代工厂因无法承担质检升级成本而停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安徽中烟联合蚂蚁链推出“双哈希加密”溯源技术,每条卷烟的成本因此增加0.17元。“这笔费用厂家承担60%,经销商承担30%,剩下10%转嫁给消费者。”财务总监赵明坦言,这种“品质保证”的成本分摊机制尚在摸索阶段。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剧烈。8月18日,A股烟草板块出现分化:拥有自主品控系统的劲嘉股份涨停,而依赖代工模式的陕西金叶下跌4.7%。中信建投分析师指出,当“风流倜傥”从营销话术转变为技术指标,烟草企业的估值逻辑已发生根本改变。

截至本报道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宣布将于9月1日实施《卷烟流通溯源管理规范》,要求所有电商平台卷烟销售链路100%上链存证。这场由“品质保证”引发的信任危机,或许正如业内人士预言:“当消费者开始用检测仪投票,‘风流倜傥’就不再是包装上的形容词,而是生产线上的硬指标。”

必读!香烟批发厂家品质保证!“风流倜傥”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国家烟草专卖局2023年第8号公报、江苏省质检院专项检测报告、上市公司半年度财报)

必读!香烟批发厂家品质保证!“风流倜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