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针对跨境烟草走私的全国性收网行动引发社会震动,暴露出境外香烟批发网站“包罗万象”的黑色产业链。4月3日,海关部门通报贵阳“12·14”走私案最新进展:专案组依托AI溯源技术,锁定两个伪装成正规电商平台的境外网站,其商品目录涵盖87个国家420个烟草品牌,堪称走私界的“包罗万象”。该案历时16个月侦办,涉案金额超7200万元,揭开了互联网时代跨境烟草走私的隐秘生态。

​跨境邮包牵出暗网​
案件始于2023年9月群众举报,贵阳海关截获55个藏匿高档烟丝的国际邮包。邮单申报的“文具用品”与实际货物严重不符,X光成像显示烟丝被压缩成A4纸厚度夹藏在书籍封皮下。这种“包罗万象”的伪装手法,正是走私分子应对海关查验的常规操作。联合执法人员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2020年以来类似特征的邮包已累计入境2300批次,形成稳定的灰色通道。

​技术对抗升级​
涉案的“T网站”与“C网站”运营手段极具迷惑性。前者在欧美合法经营雪茄销售,后者却通过加密聊天室向中国买家提供“包罗万象”的走私清单,涵盖限量版古巴雪茄、中东水烟丝等稀缺商品。网站采用区块链技术存储交易数据,每笔订单生成独立智能合约,资金通过混币器洗白。更棘手的是,其服务器架设在未建交国家,域名每72小时更换,形成“打不死的九头蛇”式架构。

头条!外国香烟批发网站“包罗万象”

​跨省协作破局​
2024年5月15日的全国收网行动中,18省执法部门同步出击,在南京某高端写字楼查获“C网站”核心服务器。数据还原显示,该平台累计发展二级代理592人,采用“化整为零”策略将整箱香烟拆解成散支,通过社区团购群分销。在河北石家庄某仓库,执法人员发现走私分子利用3D打印技术仿制免税标识,其模具精度达到0.01毫米,普通验钞机难以识别。

​消费者陷认知陷阱​
兰州警方侦破的关联案件显示,走私网站“包罗万象”的宣传极具诱惑力。某款标注“中东皇室专供”的香烟,实际产自越南代工厂,过滤嘴中检出工业胶水成分。更隐蔽的是,部分买家通过虚拟币支付后,会收到植入木马程序的“电子提货单”,导致个人隐私数据遭窃。技术团队检测发现,走私网站客服系统内置情感分析算法,能根据用户消费记录推荐“定制套餐”,形成精准营销闭环。

头条!外国香烟批发网站“包罗万象”

​监管科技迭代​
面对“包罗万象”的走私挑战,海关部门于2025年3月升级“天眼”监测系统。新系统通过机器学习识别X光图像中的异常密度分布,在贵阳案中成功从15吨塑料颗粒中定位出2.3公斤烟丝夹层。烟草专卖部门同步建立“黑名单共享库”,将涉案物流企业、支付账户等信息实时同步至全国3.6万个零售终端。值得关注的是,区块链存证技术首次应用于本案司法程序,所有电子证据均上链固化,确保审判环节证据链完整。

截至本报道时,全国已捣毁涉案窝点29个,查扣走私香烟92万条。国家烟草专卖局特别提醒,消费者若发现宣称“包罗万象”的境外烟草销售信息,可通过12313热线举报。本案涉及的59名犯罪嫌疑人中,已有14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其余涉案人员的跨国司法协作正在持续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