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哪里有一手香烟微商代理?“有恃无恐”
热议!哪里有一手香烟微商代理?“有恃无恐”
近日,一则关于"00后大学生微信购烟遭遇连环骗局"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记者调查发现,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一手香烟微商代理"等关键词时,仍有大量隐蔽账号打着"免税正品""厂家直供"的旗号活跃,其有恃无恐的营销模式暴露出新型网络烟草交易的监管困局。
"根本没想到会被熟人坑。"来自杭州的在校大学生王宇(化名)向记者讲述,今年5月他在游戏群里看到同城网友发布的"免税中华香烟代理"广告。对方不仅展示了印有某烟草公司公章的授权书,还承诺"低于市场价40%拿货"。在预付3000元定金后,王宇收到的却是包装粗糙的假冒卷烟,此时对方早已将其拉黑。
这种有恃无恐的诈骗套路并非孤例。据国家烟草专卖局2024年6月公布的数据,今年前五个月全国查处网络涉烟案件1.2万起,同比上升23%,其中微商渠道占比达37%。在某投诉平台上,以"香烟代理"为关键词的投诉量已突破1.8万条,涉及金额从数百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这些微商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从事烟草稽查工作15年的李卫平向记者透露,违法分子惯用"三件套"规避监管:使用阅后即焚聊天软件沟通、通过虚拟货币交易、采用多层代理分销体系。今年4月广州破获的一起案件中,主犯甚至开发了自动更换收款码的智能系统,使得资金流向难以追溯。
值得警惕的是,部分代理商的嚣张气焰愈发明显。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实测发现,输入"代购云霄烟"等暗语后,仍有账号在直播中展示成箱的"专供出口"香烟。当询问是否会被查处时,对方竟回复:"我们仓库设在边境,被查了马上转移,这叫有恃无恐。"
这种乱象为何屡禁不止?中国控烟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臧英年指出:"现行《烟草专卖法》对新型网络交易的界定存在滞后性。比如云存储交易记录是否算作电子证据、虚拟代理层级如何认定等问题,都给执法带来困难。"他同时提醒,消费者参与此类交易同样涉嫌违法,根据《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个人擅自收购卷烟价值超5万元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更令人担忧的是青少年保护漏洞。北京某重点中学班主任张老师告诉记者,班上曾发现学生通过微商购买电子烟:"孩子们以为水果味电子烟不是烟草制品,实际上这些三无产品尼古丁含量更高。"根据国家疾控中心监测数据,2023年我国初中生电子烟使用率达2.5%,其中网络购买渠道占61%。
面对愈演愈烈的网络烟草乱象,已有地区开始探索治理新路径。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近日上线了"烟草交易AI监察系统",通过语义分析识别社交平台的隐蔽兜售信息,试运行首周便锁定可疑账号2300余个。杭州互联网法院则在5月宣判了全国首例"代购香烟民事公益诉讼案",判处被告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共计87万元。
"整治不能止于封号罚款。"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孝松建议,应建立全国统一的烟草溯源区块链系统,从生产到零售实现全链条存证。同时要压实平台责任,对纵容违法交易的社交软件运营商追究连带责任,彻底斩断这条有恃无恐的灰色产业链。
截至本报道时,记者再次搜索"香烟微商代理"关键词时,发现多个平台已屏蔽相关联想词。但切换到"yan草代发"等谐音词后,仍有大量"可视频验货""支持一件代发"的隐晦广告在活跃。这场关于烟草网络监管的攻防战,或许才刚刚进入深水区。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