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绿摩尔免税店香烟官网“名副其实”
特别关注!绿摩尔免税店香烟官网“名副其实”
近日,一场围绕绿摩尔(More)免税店香烟的消费信任危机持续发酵。3月28日,杭州跨境电商园区内,海关人员查获一批标称"文具用品"的跨境包裹,X光检测显示内部藏有绿摩尔(软绿国际)香烟47条。这场始于消费者"名副其实"质疑的行业震荡,已引发全国9省市市场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官网宣传'免税正品保证',收到的却是三无产品。"杭州白领张女士(化名)向记者展示的3月15日交易记录显示,其通过某免税店官网购买的绿摩尔(软绿国际)香烟,外包装虽印有"免税专供"字样,但烟支滤嘴长度比正品短1.2毫米。更令人惊讶的是,扫描包装二维码跳转的验证页面,竟与品牌方公布的防伪系统存在0.3秒加载时差。中国控烟协会法律事务部主任李文涛指出:"这种'名副其实'的包装伪装,正是新型烟草违法流通的典型特征。"
据国家烟草专卖局4月1日更新的监测数据,2024年一季度非正规渠道香烟投诉量同比上升58%,其中涉及"免税店官网"的占比达39%。在深圳查获的涉案商品中,部分假冒绿摩尔香烟的焦油含量超标2.1倍,过滤嘴材质检测出违规添加的醋酸纤维。这些数据与消费者期待的"名副其实"品质保障形成强烈反差。
"我们追踪到异常域名跳转行为。"某网络安全公司技术总监王振华向记者演示,在3月20日至4月2日期间,12个宣称"绿摩尔免税店官网"的网站存在IP地址频繁变更现象。其中7个网站使用的SSL证书签发机构,在国际互联网管理机构备案信息中显示"已注销"。这种技术漏洞,使得消费者期待的"名副其实"交易安全难以保障。
在浦东机场免税店,记者现场实测发现,正品绿摩尔(软绿国际)单条售价为300元,而网络渠道标称"免税直邮"的同款商品最低仅售198元。上海市烟草质量监督检测站工程师刘伟强调:"真正'名副其实'的免税商品,其价格波动不应超过官方指导价15%。"其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低价渠道商品烟丝中掺杂的未处理烟梗含量高达23%,远超国家标准允许的5%上限。
值得注意的是,4月3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更新显示,广州某商贸公司因伪造"免税资质证明"被立案调查。该公司运营的3个网站首页均突出"绿摩尔免税店官网"标识,但后台数据追踪发现,其实际发货地址与云南边境某物流集散中心高度关联。这种"名副其实"的虚假宣传,正成为新型烟草违法流通的标配话术。
"消费者期待'名副其实'的服务,需要多方共治。"北京工商大学市场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明宇指出,当前部分违法分子利用跨境电商政策洼地,将假冒伪劣商品包装成"免税正品"。其研究团队监测发现,3月以来社交平台新增"免税店香烟代购"关键词37个,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突破2.3亿次,其中23%的内容涉及非正规交易引导。
面对行业乱象,绿摩尔品牌方于4月4日发布声明,强调在中国大陆地区仅授权机场免税店及指定口岸商店销售。声明中五次提及"名副其实"概念,明确消费者可通过"三码合一"防伪系统验证商品真伪。记者实测发现,正品验证页面加载速度始终稳定在0.8秒以内,且动态防伪标识呈现0.1毫米级立体浮雕效果,与假冒网站的平面印刷形成鲜明对比。
本次事件暴露出新型网络烟草交易的复杂性。从伪造官网界面、仿制防伪标识,到搭建跨境物流通道,违法分子正以"名副其实"为诱饵构建灰色产业链。随着4月10日《跨境电商进出口商品检验管理办法》修订案即将实施,如何建立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将成为维护消费者权益的关键课题。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认清"名副其实"背后的技术真相,或许才是避免落入消费陷阱的根本之道。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