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机场免税香烟一手货源“源源不断”
热议!机场免税香烟一手货源“源源不断”
近日,深圳宝安机场海关查获的一起特大免税香烟走私案引发社会震动。2025年4月2日,执法人员在入境旅客托运行李中查获未申报的中华、利群等品牌香烟共计3200条,案值超600万元。这起案件揭开了免税香烟灰色产业链的冰山一角,也让"源源不断"的非法货源问题再次暴露在公众视野。
在浦东国际机场免税店工作的陈女士(化名)向记者透露,她目睹过旅客将免税香烟藏匿在婴儿奶粉罐中的走私手法:"这些‘水客’每次携带数量严格控制在海关免税额内,但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每天数十人次的‘旅行团’就能形成庞大的货源。"这种化整为零的走私模式,使得某走私团伙仅用三个月时间就累计输送免税香烟超10万条,其货物流转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免税香烟的"源源不断"得益于精密的渠道布局。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前走私网络已形成"采购-运输-分销"全链条体系:境外供应商通过虚假报关将香烟运至香港中转仓库;"水客"集团组织跨境巴士司机和空乘人员夹带入境;最终由物流公司伪装成普通快递发往全国。2024年西宁海关破获的案例显示,走私者甚至利用国际航班的机组餐车运输香烟,单次走私量可达800条。
这种灰色交易的猖獗,与2025年新版《免税卷烟和雪茄烟经营监管办法》的实施形成强烈反差。该办法明确要求免税烟必须加贴专用防伪标识,且每件商品需绑定溯源码。但记者暗访发现,某微商平台仍在销售未贴标的"机场免税专供"中华烟,其客服声称:"我们的货源来自机场内部渠道,保证正品且价格比免税店再低15%。"这种明目张胆的违法行为,折射出监管落地过程中的现实困境。
中国烟草学会专家张明远指出,免税香烟非法流通的根本症结在于利益驱动:"以软中华为例,免税店采购价每条380元,走私者转手就能以550元批发,较市面零售价仍低300元。这种价差空间,让铤而走险者前赴后继。"海关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查获的免税香烟走私案值达23.7亿元,同比激增68%,但实际流入市场的数量可能十倍于此。
消费者王先生(化名)的遭遇印证了市场乱象。他在某直播平台以"机场免税直邮"名义购入10条芙蓉王,到货后发现香烟条码与免税店系统记录不符。"主播当时展示的免税店提货视频很逼真,还出示了海关通关单据,没想到全是伪造的。"更令人担忧的是,检测发现这批香烟焦油含量超标2.3倍,存在严重健康隐患。
面对"源源不断"的非法货源,监管部门正升级技术手段破局。2025年3月起,全国机场免税店启用"三码合一"溯源系统,将商品溯源码、购买者身份信息、通关记录进行绑定。深圳海关缉私局负责人透露,新系统运行首月就识别出异常购买记录1.2万条,据此捣毁3个走私团伙。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走私者开始采用"人脸代购"新模式——利用深度伪造技术制作虚假身份视频通过免税店核验。
在这场攻防战中,正规企业的生存空间遭受挤压。某国有烟草公司区域经理算了一笔账:走私免税烟使其负责区域的正规渠道销量同比下降19%,直接税收损失超8000万元。更严峻的是,部分消费者误将走私烟的低价视为"行业福利",这种认知偏差正在消解市场监管的正当性基础。
"打击灰色产业链需要形成社会合力。"市场监管总局特约监督员李建国建议,公众可通过"三看"识别非法免税烟:一看防伪标识是否完整,二查溯扫码信息是否匹配,三核购买凭证是否真实。随着2025年电子围栏系统在重点机场试运行,以及《免税商品全流程追溯管理办法》的立法推进,"源源不断"的非法货源或将迎来根本性遏制。
版权声明:网站文章均为网络资源,如若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如若转载请添加网址:https://www.021xiongfeng.com/article/6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