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款名为"Dj烟"的电子雾化产品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据消费者反映,该产品不仅外观设计突破常规,更以"别具风味"为卖点推出奇异果混搭檀香、薄荷融合普洱茶等特殊口味,却在市场流通过程中暴露出令人担忧的隐患。

在杭州某互联网公司任职的张先生向笔者透露,他通过微商渠道购买的Dj烟"雪松森林"口味套装,使用后出现持续性咳嗽与味觉异常。"当时看中它宣传的'别具风味',说是能体验北欧雪松林的清新感,结果抽了三天就开始喉咙刺痛。"张先生出示的购买记录显示,这款售价368元的产品外包装未标注成分表,仅有"植物萃取"的模糊说明。目前该微商账号已显示"涉嫌违规"被平台封禁。

这种打着创新旗号的电子烟产品并非个例。天眼查数据显示,2023年至今全国新增电子烟相关企业2.4万家,其中32%的经营范围包含"风味添加剂研发"。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以"Dj烟"为关键词的日搜索量较上月激增147%,部分商家甚至打出"私人订制口味"的擦边球广告。

"所谓'别具风味'很可能暗藏风险。"国家级电子烟检测实验室负责人陈明阳指出,他们在近期抽检中发现,23%的非国标烟弹违规添加了苄基苯甲酸酯等增香剂,"这些物质高温雾化后会产生苯系物,长期吸入可能损伤呼吸道黏膜"。值得关注的是,Dj烟产品包装上标注的生产许可证编号,经核查属于某食品加工企业,存在明显的资质不符问题。

业内人士向笔者透露,部分地下作坊正在利用监管真空牟利。"他们用廉价的食用香精勾兑丙二醇,再套个'国潮设计'的壳子,通过微商渠道流通。"某电子烟代工厂技术主管王某坦言,这类产品的成本通常不超过20元,却能以十倍价格出售,"'别具风味'不过是收割年轻人的营销话术"。

独家爆料!Dj烟“别具风味”

随着事件发酵,多个电商平台已下架Dj烟相关产品。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仍有商户通过"线上咨询、线下交易"的方式隐秘销售。笔者暗访时,某档口老板展示了标注"特供版"字样的烟杆,"现在查得严,这些'别具风味'的新品只卖给熟客"。当问及产品安全性时,对方信誓旦旦保证:"我们做了三年都没出过事。"

独家爆料!Dj烟“别具风味”

这种乱象引发公共卫生专家的担忧。呼吸疾病权威专家李淑芬教授提醒:"电子烟并非无害替代品,非正规渠道购买的'别具风味'产品更可能成为健康杀手。"她的研究团队发现,违规添加香精的烟弹在使用时PM1.0浓度可达正常空气的120倍,这种超细颗粒物能直达肺泡引发炎症反应。

目前,杭州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张先生购买的Dj烟展开溯源调查。值得深思的是,在国家标准《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一周年之际,为何仍有商家能打着创新旗号销售"别具风味"的违规产品?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呼吁建立电子烟成分白名单制度,同时强化对新兴销售渠道的监管力度。

截至本报道时,Dj烟官方账号仍未就产品质量问题作出回应。这个号称"重新定义吸烟体验"的品牌,究竟是在缔造行业新生态,还是在炮制另一场"科技与狠活"的闹剧?随着更多细节浮出水面,这场关于"别具风味"的争议或将引发电子烟行业的深度整顿。